今天是父亲节。
说到父亲,仿佛就是那个我们小的时候他如山般威严我们长大了他又如山般沉默的男人。
小时候,他威严得我们不敢和他说话;现在,他沉默得我们不知道他在想啥。
后来你发现,这个沉默的父亲却背着你买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保健品,他们孤独,他们懦弱,他们怕死,他居然根本不是你想象中的样子!
你失望,你气愤,你觉得和他讲不通任何道理。你愤然道:他好歹也算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为什么老了老了却变成了这个样子!
所以,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走近了一位年迈父亲的内心,赫然发现——不是他们爱买保健品,而是我们的疏于关心让他们不得不选择了嘘寒问暖的保健品。
A
我买这么多保健品
是想不麻烦儿子自己把病治好
上周,儿子到我家来,翻出了我家所有的净水器、氨基酸、亚麻凉席等保健品,还没听我解释,就说我又被骗了。我就看不惯他这种“怀疑一切”的态度,气得起身出了门。
年轻的时候,我当过兵,转业后在北京的机关单位里搞行政工作,文化程度虽然不高,但也算见过世面。儿子从小就是我带在身边,大学毕业才到了四川。儿子也一直劝我们到四川,我和他妈妈退休后,他就给我们老两口在华阳买了房子,但和他住的地方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在四川这边,我们没什么朋友,每天就是和老伴在周边逛逛,儿子平时工作忙,也没太多时间来看我们。
最初接触到保健品是一个多月前。虽然小区里面的保健品推销一直“长盛不衰”,这么多年,高电位门市都已经换了三家。一开始我根本不拿正眼去看这些东西,但是最近几年,我身体越来越不好,心脏病缠身,还做过手术,每次出门都会带上“速效救心丸”,老伴也有糖尿病和冠心病。有一次去附近超市,回来的路上我就犯病了,心一阵绞痛,我赶紧倒了5颗速效救心丸吞下去才缓过劲来。平时儿子不在身边,遇上这些事情还真有些六神无主。
一个多月前,我在小区碰上一个24岁的女孩,她递给我一张“慈善委员会”的广告,满脸笑容,一口一个大爷。她说她自己的妈妈得了癌症都扩散了,最终都是吃这药康复的。我就问她,那我们两口子的病吃这药是不是也能治好?女孩很肯定。后来我就留了电话,他们一有活动就会给我打电话,这以后,听讲座就成了我和老伴的“必修课”。有一次讲座中,一个女孩扑通一声给台下的老人跪下了,一边喊“爸妈”,一边唱生日快乐歌。他们还推进来几块蛋糕,给老人们戴上一次性手套。推销人员活蹦乱跳,手指蘸着蛋糕,点在大家的额头上,大家都“嘿嘿”笑了起来。在推销员的示范下,我们也学着年轻人,相互把蛋糕往对方脸上抹。用他们的话说,大笑可以让人更健康。这些推销员确实是把我们感动了。
这一次,我和老伴都买了他们店里的氨基酸。自从我们买了氨基酸,有个叫倩倩的推销员每天早上都会给我打电话,提醒我“记得要喝一支哦”。同样的电话,倩倩还会在中午、晚上再各打一次,每次都在电话里称呼我“爸爸”,听起来很贴心。相比之下,儿子虽然每周都要回来看我们一次,但平时几乎没有电话。
其实吧,以前买保健品,我也怕上当,每次都拿给儿子看,让他帮忙查查价格。不过,后来我算是明白了,不管我拿给他什么,他都会说“假的”,很反对我买这些东西。有一次我把一本《病从血中来》的书推荐给他,好心好意让他也按书中说的那样保养保养。谁知他翻了一下就扔到了一边,说里面都是胡言乱语,还把那本书给我没收了。从那以后我买什么东西都再不跟他说了,买回来就塞在床底下,还要把床单往外故意拖一截。为防儿子搞突然袭击,我出门除了柜子上锁,房门也要反锁。我也不想他看到了生气,每次在这个问题上,儿子都很凶,别看我老了,别人说话的时候,我都看着他的眼睛,只要有什么不满我都是能感受到的。
上周三,我和老伴到儿子家吃饭,经过他们小区时正好有人在推销净水器。吃饭的时候,儿子说他家正好差个净水器,想买一个。我想到我买保健品正好送了8个“锌能量旋磁制水器”,就顺口说我可以送他一个。这下好了,儿子一番逼问,终于发现我花4万元买了8盒“灵芝氨基酸口服液”赠送了8个“锌能量旋磁制水器”。他很生气,又说我被骗了。我们俩大吵了一架。
难道我愿意买保健品?我还不是考虑到身体有病,思想负担重。儿子现在自己有一家人,他每天也很辛苦。我就是想通过这些药来把自己的病治好,免得让儿子花更多的钱。我和老伴每个月有四千多元的退休工资,在买一种蜂王浆的时候,“专家”说吃这个能活一百岁,我如果能多活几年,不就可以给儿子留下更多财产吗?
那天下午吵了架以后,儿子本来都下楼了,最后还是回来安慰我说:“爸,你不要生气了,买了就买了嘛。”他搭着我的肩膀,我当时就哭了,这句话我好久都没听到过了。最后,我和儿子达成了协议,我答应他以后少参加这些保健品推销活动,尽量不买东西;如果实在想买,买之前必须跟儿子沟通;把以前的电话号码换掉;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当然我也给他提了一个意见,让他以后说话态度好一点。最后我还追加了一个要求,就是要他平时多给我们打几个电话。
本报记者 宦小淮 采访记录
B
花那么大的价钱,不过买了个心理安慰而已
一个幡然醒悟的妈
退休十多年,我参加过许多保健品推销会。
保健品公司的工作人员都是经过统一培训的,来请你参加产品推销会时,个个伶牙俐齿百般殷勤,甚至温情地叫你“爸爸妈妈”,嘘寒问暖、端茶递水、迎来送去,让你觉得从未享受过这样的幸福,于是纷纷成为他们的会员,经常被请去高档酒楼看演出、用大餐,甚至去旅游。一辈子勤俭节约的老人们哪享受过这样的高档享受呀,争先恐后去参与。在那些“名嘴”热情洋溢扣人心弦的讲演和工作人员殷勤的伺候下,老人们经常被感动得无以复加,为了自己的健康长寿,为了感恩工作人员的关爱,就是花光全部积蓄也在所不惜。
以我上次买海参为例吧。代理商先以热情洋溢的讲演进行了攻心洗脑,全场掌声雷动,大家感慨万千,因为她的话简直说到我们心坎里去了。我们这把年纪的人,哪个不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吃过野菜树叶,八九十年代上有老下有小能填饱肚皮就不错了,2000年后条件好了但又疾病缠身了,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用了?而海参出自深海无污染,能补肾、抗癌、降血糖血压……以前只有高档馆子才有卖。哎呀,这可真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台词呀!我再也忍不住,把女儿们平时警告的“有病上医院,莫光相信保健品”的话忘得干干净净的,脑子里挤满680元一斤(便宜),野生的、澳洲深海进口的(环保)。我本想电话问一下女儿价钱合理不,但猛一想,使不得,这样不但买不成还要遭批评。算了,健康是自己的,自己作主,大胆改善一下晚年生活,潇洒一回。随着会场里那股强劲东风和抢购热潮,我一昏昏然就抢购了5斤。工作人员“阿姨”“阿姨”叫得我心里甜透了,再左扶右搀连同海参送回家,我真觉得他们不是儿女胜似儿女。
两年过去了,我那海参还有许多躺在柜子里都过期变质了,和其它库存保健品一样,什么作用也没起。想想自己,当时只不过是对“名嘴”的讲演入了迷,因会场气氛的渲染而冲动。
通过十多年的体验,我还是觉得有病还是去医院才能解决问题,再加科学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良好的心态,比什么保健品都强。我们买保健品,不过是买心理安慰而已。(黄良桂)
C
若真这么好,哪轮得到我们这些烟锅巴老头
一个从不相信保健品的爸
我爸,一个还差两年才满七十,在乡下生活了四十多年近二十年才搬到县城、高中肄业的老头。
这个老头活得既通透又任性。
他在还差几个月满五十岁那年被查出结肠癌,不过手术很成功。自那以后,我爸豁然开朗,逢人就说“我这条命反正是捡回来的,多活几年算几年,多活几天算几天,活开心就行,莫去东想西想,吃得动就吃,有好的就拈几块,没得就粗茶淡饭,莫给自己添烦恼”。
我爸最不相信的就是那些吹得玄之又玄的保健品。每次有楼上楼下的邻居或亲戚向他推荐这个,都会遭到他的奚落:“这些东西都能治好病了嘛那医院不早关门了?但你哪天去医院不是人满为患,这说明这些东西是没得好多作用的噻。再说了,这个东西如果真这么好,哪还轮得到我们这些烟锅巴老头享受哦,早被北京上海以及成都这些大城市的人抢光了。”我爸长期对我姑妈说,治病本身并不贵,是你们把病拖贵了。你说你感冒了,一发现不对就去弄药,用得到好多钱嘛;但你怕用钱,就一直拖拖拖,结果拖到后头,感冒没拖好,反而拖出了其他病,钱当然就用得多了哦。
每次给我爸打电话,只要未闻其声先听到一阵嘈杂之声我就放心了——嗯,看来身体没啥大问题,还在跟他那帮老哥们儿坐茶馆打长牌呢。我爸自从手术之后,就开始了他十几年如一日的茶馆生活,只要家里没有特别大的事,只要身体许可,基本天天去,就连春节我和弟弟大老远从成都赶回去,除了带我们回老家上坟,其余时间都不能阻止他去坐茶馆的脚步。所以每次给他打电话,他都是匆匆忙忙的,几句话就把我们打发了。我也曾问过他:你们那个茶馆里的老头都是些老烟枪,有的人甚至抽的还是叶子烟,空气一点都不好,你偶尔去坐坐就可以了嘛,哪用得着天天去呀?结果我爸说:不坐茶馆做啥子呢,我跟这些老头关系好得很,坐到那里心情愉快。想想也是,人生在世,图的不就是“愉快”二字吗?
就这样,我那一分钱退休工资没得的老爸,每天吃完早饭就喜滋滋地出门坐茶馆,坐到11点就顺路买点菜回来做午饭,中午打个盹下午又继续坐茶馆,晚上吃完饭陪我妈聊聊天关心关心国际国内大事,九十点上床睡觉。发现身体稍有不对就去找医生,该吃药的吃药该打针的打针,对那些神乎其神的保健品从来嗤之以鼻。他总说,什么叫养生?心态好就是养生,讳疾忌医担心这担心那的人,买再多保健品最后都会被自己愁死。
说实话,我挺为自己有这样的爸而骄傲的。
(陈洁)
新闻推荐
女业主陪小偷边走边聊 见到护卫才大声呼救 小偷被业主堵屋内,翻墙进入隔壁房屋,哪知隔壁也是这业主的房子
机智一名女业主发现自家可能进了小偷,几分钟后,一陌生男子从隔壁房间走出来,碰巧,隔壁房子也是这位业主的。业主不动声色,陪男子走向小区大门,见到护卫才大声呼救。擒获看到小区护卫,男子丢包就逃,他的包...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