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九届残运会暨第六届特奥会开幕式上,下肢瘫痪的火炬手林寒穿戴“钢铁衣”站立行走传递火炬的一幕让众人惊叹!如今,这款成都造外骨骼机器人即将实现产品化。
5月28日,成都商报记者走进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产业化基地,这里是外骨骼机器人的诞生地。在步态测试区,测试人员正在装戴金属下肢,他们在监控感应区来回走动,酷似电影《钢铁侠》里的主角。其他工作人员则通过安装在人体和金属下肢上的感应点收集运动数据。这套装戴在人体下肢的金属设备就是由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程洪教授带领的研发团队,历经6年自主研发出的“外骨骼机器人”,主要功能是让下肢瘫痪患者重新站立行走。
如今,该设备已用于临床测试,可以让患者实现真正的坐、立、行。因为太高频率会对长期瘫痪的患者造成伤害,行走频率在医生建议下设为2秒一步。根据使用者的操作熟练度,外骨骼机器人充电一次可运行3~5小时。
据了解,外骨骼机器人技术此前被美国、日本等国垄断,进口这种机器人价格达50万元。此款成都造机器人预计年内实现产品化,预计售价在20万-30万元,预计两年内实现产业化,价格将更大幅下降。
成都商报记者 王效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溺水时如何自救?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2、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