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开永丽夏修露/文蒋京洲/图
“庭审实质化要在重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不能搞案件类型例外。比如,就案件类型而言,最难的是职务犯罪,最需要实质化的也正是这一部分案件。”昨(10)日,在全省规范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处置暨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工作会议上,在观看了成都庭审实质化试点工作专题片后,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龙宗智发表了上述观点。作为律师界代表,成都市律师协会会长阳运逵也在会上提出,应扩大试点案件类型的范围,在普通刑案的基础上,逐步将职务犯罪纳入改革试点范围。
■龙宗智
不能搞案件类型例外
“成都市推进庭审实质化改革卓有成效,为推动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提供了先行先试的经验,在完善庭审规则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可复制、可推广的试验样本。”龙宗智在肯定成都试点的同时表示,但最难的问题不是试点,而是下一步的全面推进,也就是对全部有争议的普通程序案件,特别是最难的职务犯罪案件等,切实发挥庭审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上的决定性作用。
对此,龙宗智提出了几点意见。首先,正确认识侦查与审判的关系,审判为中心,不是忽略侦查、贬低侦查,查明案件事实,打击刑事犯罪,侦查是关键,审判为中心。正确看待案卷与庭审,包括庭前证言和法庭作证的关系,促使证人出庭作证,限制书面证言效力。此外,要理清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诉讼效率与诉讼公正的关系等。“不解决基本认识问题,就很难推进这项难度很大的工作。”他说。
针对庭审中证人作出与案卷不同的证言可能妨碍公诉指控,以及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增加了工作负担和压力等情况,(下转04版)
■阳运逵
倒逼律师提高业务技能
在阳运逵看来,成都庭审实质化试点卓有成效,但也有不足之处:如庭审节奏稍嫌冗赘,法官庭审驾驭能力有待提高;公诉人数次打断辩护人发言并不妥当;辩护律师发言冗长,套路化明显;办案人员出庭需加强培训提高。
阳运逵认为,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提振了律师参与刑事辩护的信心。试点过程中,成都律师参与了上百个庭审示范庭,亲身感受到法律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及辩护人正当权利的保护不再是空中楼阁。另一方面,改革也对律师的业务技能和职业素养形成了一种倒逼,对刑事案件的“排非”、发问、质证、辩护等出庭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阳运逵建议,扩大试点法院和案件类型的范围,在普通刑事案件的基础上,逐步将职务犯罪纳入改革试点范围,试点地域和法院也可适当扩大。同时,支持律师申请证人出庭作证,保障律师调查权等,建立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保障机制,使律师执业没有后顾之忧。
新闻推荐
冒充九华山弟子,以消灾化孽为由骗取钱财。近日,成都市成华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这名“弟子”提起公诉,法院最终以诈骗罪判处该“弟子”管制7个月,罚金1000元。蹲点守候骗了老太5000元去年1...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