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
国际传播三等奖
《缓工四天,待鸟起飞》(文字系列)
刊播单位:成都商报
广播评论三等奖
《包容开放——共享单车的成都表达》
刊播单位:成都市广播电视台
昨日,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经四川记协报送,成都商报的《缓工四天,待鸟起飞》系列报道,获国际传播类三等奖,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播出的《包容开放——共享单车的成都表达》获广播评论类三等奖。
中国新闻奖是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评选,每年评选一次。《缓工四天,待鸟起飞》系列报道此前还获得了2016年成都新闻奖系列(连续、组合)类一等奖及2016年度四川新闻奖系列(连续、组合)类二等奖。此次再获国家级肯定,不仅弥补了成都商报创刊以来在中国新闻奖上的空白,也实现了成都传媒集团、成都报业乃至四川省市场类媒体在该奖项零的突破,成都商报的新闻理念、价值导向和采编水平又一次收获了业界与读者的广泛认可。
四川省记协副秘书长、评奖办主任贾璋岷,在此次评选中负责四川省参评中国新闻奖作品的具体组织、推荐工作。对于获奖作品,他在《四川记者之家》2017年第6期点评了这组系列报道:地铁7号线的施工人员决定缓工4天,让小鸟成功孵化并最终起飞,是一个有温度的故事。成都传媒集团旗下的《成都商报》胜人一筹,它用成组的连续报道的形式,表达独特,同时对主题进行了升华。贾璋岷认为,中国新闻奖的国际传播类项,分量很重,这是四川省推送的稿件中,第二次获得这个奖项。若干年后,回顾成都的新闻史和对外宣传成果时,都值得记下一笔。它的获奖,见证了这个事件在全世界传播成都温度,“成为推送成都到世界的一张名片”。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讲述人:刘瀚涵(成都)读小学的时候,出校门往左拐,回家必经的临街小街上,一位老婆婆在自家屋子狭窄的门口摆上一张椅子卖串串豆腐皮。一张张豆腐皮被串成串,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椅子上的小簸箕里...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