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凝在论坛上发言
11月6日,首届中国·南亚国家文学论坛在成都开幕。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等中国作家,以及8位来自孟加拉国、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的外国作家出席本次论坛。
此次铁凝的成都之行虽然行程很紧,但她表示一定要抽空看望成都的文学前辈。昨日下午,铁凝一行看望慰问了著名作家马识途和王火,登门送上自己的新书,并亲切交谈,询问其身体和生活状况。
铁凝
成都是一座充满诗意的城市
“深秋的成都依旧绿色与暖意并存,这是一座充满诗意的城市,是一间孕育了无数诗人的文学沃土。”当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谈到成都的文化历史,不禁细数那些和成都有渊源的文化名人们,“唐代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现代著名作家巴金、郭沫若都与巴蜀大地、与成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今天,来自孟加拉、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的作家朋友们和中国作家在成都欢聚一堂,出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南亚国家文学论坛,我们感到十分高兴和荣幸。”
铁凝在开幕式致辞中提到,中国和南亚各国有着悠久的人文交流历史。自古以来,南亚地区就是“丝绸之路”的要冲,是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融交汇之处,在众多领域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为丰富人类文化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在近2000年的岁月中,中国和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绵延不绝,文学的相互影响是多方面的。中国作家协会此次举办首届“中国·南亚国家文学论坛”,正是以中国同南亚各国的传统友谊和文学交往为基础,以“一带一路·文学新丝路”为主题,以此弘扬丝路文化精神,打造中国和南亚国家间的文学交流平台,推动作家间的交往,推动文学作品互译的开展。
铁凝说,进入20世纪以后,南亚各国文学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和研究,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样,中国古代现代文学经典作家作品在南亚各国有着广泛的流传。曾经在四川长期生活过的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句千古诗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然而无论是崇山峻岭还是江河大海从来都不能阻断人类迫切交流交往的愿望,这其中文学交流发挥了重要的沟通作用。
阿来
在成都举办,意义特别
为何中国·南亚国家文学论坛选择落地成都?在随后的采访过程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谈到,成都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这个城市还有一个别名——锦官城,这是指这个城市在2000年前的汉代就有的丝织业,从东方去往西域诸国的丝绸,就来自于这个当时就以丝织业闻名于世的城市,这座城市更是文学之城、诗歌之城,司马相如、杨升庵等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文学家,就是以这座城市作为他们最初的出发地,更有今天具有世界影响的诗人,如唐代的伟大诗人杜甫和李白都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千古不灭歌颂这座城市的华章,“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就是诗人对这座城市繁华盛景的由衷赞颂。
而且远在北方丝绸之路开通之前,四川的商品就经由缅甸输往南亚地区,以至于张骞在印度发现有转售自产于四川的蜀布与穹帐,这条丝绸之路使得四川在公元前两三百年前就与南亚发生了联系,发生了物质和文化的交流。绵延开放的交流史赋予四川兼收并蓄的人文基因,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纵深推进,成都这座城市正成为中国最具开放、最具经济活力和文化活力的城市之一。
所以,选择在这座正与全世界发生广泛合作和交流的城市中,在这座当年作为南方丝绸之路起点的城市举办中国·南亚国家文学论坛就更是具有特别的意义。
论坛期间,来自孟加拉国、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的8位作家,和中国作家阿来、赵玫、范稳、梁平、裘山山、张燕玲、邱华栋、李洱、于怀瑾等,围绕“传统与交融中的文化发展”“全球语境下文学创作的个性”等具体话题展开进一步交流。梁平向南亚国家的作家诗人发出邀请:“我们成都有三个刊物在中国文坛具有广泛影响力,即《星星》诗刊,《草堂》诗刊和《青年作家》,我们三个刊物向南亚国家诗人作家留出版面,整体推送你们的作品,与四川读者分享,相信四川、成都也会因为你们的文字而更加美丽!”成都商报记者 陈谋
■铁凝:中国文学和南亚文学相互影响
铁凝认为,在近两千年的岁月中,中国和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绵延不绝,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美好的故事,留下了堪称千古奇书的重要典籍。许多中国古籍中也刻印着与南亚各国人民的交往历程,成为了中国与南亚国家文化交流的生动实证。从古至今,中国文学和南亚文学的相互影响是多方面的。 铁凝说:“孟加拉最早的书面作品《恰利耶歌集》呼唤人们崇尚和谐精神;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展示了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风情画面,表达了人们的理想和追求;尼泊尔民歌体诗《穆娜与马丹》广为流传;巴基斯坦的民间故事优美、睿智而寓意深刻。”她说,进入20世纪以后,南亚各国文学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和研究,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样,中国古代、现代文学经典作家作品在南亚各国有着广泛流传。
■南亚国家作家:常常谈论巴金、莫言
随后,来自美丽岛国斯里兰卡的作家皮亚卡里瓦萨姆谈到了他们如何受到中国文学的影响。“在我们国家,我们经常谈鲁迅、巴金,还谈莫言和其他的中国作家,他们在用母语创作和写作,我们需要读到他们作品的英文版。我们想在我们国家建立起一个汉语学院或者是汉语系,我们希望这其中能够为文学搭建一座桥梁。”巴基斯坦的作家穆罕默德提到,他们的作家伊克巴尔像孔子一样,通过自己的授课和他的诗歌以及哲学的见解,把仁爱、仪式,还有对家庭传统的忠诚概念化,他加强并恢复了我们作为一个民族来说已经失去的东西,重塑了国家和民族的精神。
■阿来:共同吟咏美好诗篇
当被问及是否受到南亚国家文学的影响时,阿来说:“印度伟大的诗人泰戈尔说,在人生的道路上所有人并不是站在同一个场所,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国度的人就会相互遇见,遇见之后是手持仇恨的刀剑,还是吟咏美好的诗篇,这无疑是一个不难选择的答案,而我们正是那些创造诗篇、吟诵诗篇的人。”阿来说,这也是作家应努力所做的工作。“国之相交在于民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我们的文学正是要在相亲相通处做我们建设性的工作,从人性之美的普遍性中寻找尽量多的共同语言,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筑夯筑情感的基础正是文学的使命之所在。”阿来希望,作家在这次论坛中就相关的论题有充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在这些讨论与交流中相识相知、结下友谊,期待内在丰富而又生机蓬勃的四川文化给与会各位留下鲜明的印象,期待成都这座历史悠久而又活力四射的伟大城市引起与会各位深入探究的强烈愿望。来自各国的作家也能在成都这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度过一段愉快而美好的时光。
■梁平:远亲不如近邻
虽然南亚国家的文学曾经影响中国很多作家,但近些年,中国对南亚文学了解不够。著名诗人梁平说:“南亚的作家、诗人能够今天来到四川首府成都,我认为这也是南亚和中国交往与友谊的一次寻根,一次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回望与交流。”
身为诗人的梁平还从诗歌的角度,梳理了中国与南亚各国的诗歌交流历史:“泰戈尔在中国读者那里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并引用泰戈尔的某些诗句,但他还提出问题,“不得不承认,我仍然感觉到中国文学与南亚各国的文学交流疏远了、模糊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沟通远不如世界其他地区。中国有句古话:远亲不如近邻,我倒是觉得,现在更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改变这个状况。”
新闻推荐
预售、定金膨胀金、满减红包、直降红包……“双十一”将至,各大电商平台的促销活动不断翻陈出新。与往年相比,不少“剁手族”直呼“规则更复杂”“数学不够好,真心玩不转”。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促销...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