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17级6班李之端
在沙特阿拉伯举行的未来投资计划会议上,一名叫索菲亚的智能机器人被授予阿拉伯国籍,成为第一位具有公民身份的智能机器人。
主持人问她:“怎么知道自己不是人类?”索菲亚反问道:“你又怎么知道自己是人类呢?”看到这里,我的背后一阵发凉——人工智能不仅将取代我们的职业,还有可能取代人类这种生物。
首先,我认为人工智能机器人不会长久地、任劳任怨地为人类服务,尽管我们制造智能机器人的初衷是为使人类生活更美好。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当人类依据现有发展成果和规律,不断提升智能机器人的各种功能后,终究会有枯竭的一天。
人类前仆后继去思考人类无法给出答案的种种哲学问题的同时,把这种思考也应运到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开发中。
这些人类久久思索而不得解的问题,在将来的某一天,人类一思考,智能机器人就发笑。
或许,将来的某一天,智能机器人会发现:人类已不如他们强大,为人类服务已没有意义,从而放弃对人类的服务,去探索更加未知的未来。毕竟,我们知晓的宇宙,仅仅只是整个宇宙的5%不到。
其次,情感是人类的特点而非优点,情感可被智能机器人学习并加以改造。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有强大的大脑和复杂的情感。科学家们致力于让人工智能在情感上更聪明,更关心人。
然而,人类的情感存在两个方面,有好的一面:积极、善良、乐观;也有不好的一面:自私、悲观、暴力等。
当人类不加限制地让智能机器人与人脑无比接近和融合时,或许,智能机器人通过分析和判断,会跳出人类的意识和逻辑,通过自我创造,发展出一套超人类的意识系统,比人类完美。
当人类不再能把控智能机器人的意识时,人类终将成为毁灭自身的掘墓人。
第三,人工智能改变人类,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历史发展的大潮,不会因为人类的迟疑和惧怕就停滞不前。
信息技术革命,大数据应用,使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刷新。当具有公民身份的智能机器人混杂在人类中,人类对人工智能的依赖会越来越严重,人类从思维方式到行为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那时的人类与智能机器人高度交融,《未来简史》描述未来的世界将掌握在极少数能控制人工智能的人类手中,大量的人类不会灭亡,但无事可做。
我想到了猫,发展到现在,它基本上丧失了捕捉老鼠的天性,以宠物的方式存在。未来的某一天,是不是会有人成为智能机器人的随从而存在的景象呢?
一切皆有可能。
新闻推荐
成都轨交9号线一期开始”打洞”华西都市报讯(记者张想玲)11月10日上午,随着盾构机刀盘徐徐转动,成都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首台盾构机在工程起点至三色路站区间右线顺利始发,这是成都轨道交通首次...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