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网红餐厅通过优质的营销与独特的环境能在短时期内达成对消费者流量的聚集,但这种聚集只是一时的,没有足够优秀的产品与体验,往往会迅速消散。
网红餐厅其实是互联网餐厅的一个分支,但在社交媒体上,常常有人动辄就将高人气餐厅归于网红一类,这种做法是否可信?人气餐厅与网红餐厅的区别又在哪里?
1.产品与噱头的关系
网红经济被定义为以某个光鲜时尚的形象为代表。以其独特的品味与价值观为主导,进行消费与推广,在社交媒体上聚集人气,依托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
一些餐厅以其光鲜时尚的装修与摆盘,或者是独特的消费方式(比如水货的无餐具吃海鲜),亦或者是动人的文化价值观等吸引顾客,依托社交平台掀起一股流行风潮,正是走的网红经济这条路线。
但其实,做餐饮要想生存下去,活得好,生产能让人们高频消费的、有品质的产品依然是基础中的基础。
以成都为例,许多火锅、串串店动辄排队好几个小时,但从来没有消费者称之为“网红”,成都知名串串香品牌签王之王,独特又扯人眼球的环境装修,加上不弱的营销手腕,网红餐厅该有的一样不落,但不论是在业内还是消费者口碑,似乎都与“网红”一词扯不上关系。
2.有无核心竞争能力
上文提到了,网红餐厅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极容易遭到抄袭与复制。曾经红极一时的北京“8号苑”80后怀旧餐厅就遭到大范围的抄袭,从装修到菜品几乎完全一样。
而且许多网红餐厅常常主打“爆款单品”,这更是大大降低了复制的成本,比如上文说到的乌云冰淇淋,他的衰落甚至带动了一场复制店与模仿店的关门潮。
加之如今是一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一代又一代的网红店在微博、微信的助推下,成为年轻人跟风消费的目标,所谓的网红餐饮就像是田里的麦子,倒下一茬又长一茬。
3.品牌是否经得起考验
当下越来越多餐饮从业者意识到建立一个独立品牌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餐饮品牌绝对不会止步于仅靠装修与营销做表面上的功夫,更多的是要传递自身的价值。
其实餐饮本身并不适合以网红经济的形式进行发展,许多网红餐饮并没有一个能经得起消费者考验的独立品牌,自然也谈不上以这个品牌来吸引长期客流,更无法将这些消费者发展成自身的粉丝,并达成重复消费。
但我们在冷静思考以后不难发现:这些网红餐厅所犯的错误其实落脚点还是在产品和服务这种餐饮基础问题上。这就像原始的水桶短板理论,决定一个餐厅能力的,往往是他的短板。
脱下网红这层皮,这些餐厅只不过是被市场淘汰的普通竞争者,和小区门口刚开三个月就倒闭的餐厅没什么区别。
(白志刚)
新闻推荐
□吴俊凯(成都)杜甫草堂去过多次,每一次,我都心绪难平,都为杜甫的遭逢有几分难受。尽管壁上存留了那么多人的赞美和歌颂,尽管千载之后还有那么多人在草堂内外徘徊和寻索。我的内心,仍是在苦楚、悲郁、怨...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