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中意(成都)创意中心创意策划人西尔维亚 三年前在成都斩获设计金奖 如今我已定居成都

来源:成都商报 2017-11-13 01:51   https://www.yybnet.net/

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新型城市

热情、友好

在西尔维亚看来,这座城市热情、友好,同时富有积极向上的朝气,如果要为成都定义一种颜色,“那一定是热情洋溢的红色”。

“慢生活”

谢题檐说,“如果要给成都定义一个颜色,我希望是银杏黄。在成都美学中,这一颜色能够让人想起秋天的成都,大街小巷铺满银杏落叶,这类气质正反映了成都慢生活。”

作为新经济“六大形态”之一,创意经济是成都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如何加强创意经济的区域优势,发挥出竞争力?

昨日,在第四届成都创意设计周重要活动之一的“为城市而设计”国际空间设计师论坛上,成都商报记者独家专访来自海内外的三位业内专家,对上述问题作出解答。

此外,“CDBC创新设计大赛”“‘为城市而设计\’国际空间设计大赛”两项大赛在昨日活动现场进行颁奖,成都多个设计师在其中获得佳绩,这也显示出成都创意产业在助力新经济上表现出的巨大潜力。

中意(成都)创意中心创意策划人 西尔维亚·嘉切尼·蒂郎尼

成都传统设计很棒 希望能多与国际交流

西尔维亚·嘉切尼·蒂郎尼是中意(成都)创意中心创意策划人。三年前,她参加了成都创意周,并以其设计的李庄游客接待中心,获得“成都创意设计周建筑设计类金奖”。如今,她对成都设计领域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在她看来,带有成都特色的传统设计不仅吸引人,也逐渐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张名片。

“成都创意设计周是一个年轻化的活动,这为设计师提供了交流平台,也激发艺术设计领域的更多创作灵感。”在西尔维亚看来,成都设计周也为本土设计师提供了更大舞台,她希望这些有才华的年轻人能多与国际交流,拓宽视野,向更多人推介成都的文创产品。

尤其喜爱成都的西尔维亚,目前已经定居在成都。在她看来,这座城市热情、友好,同时富有积极向上的朝气,如果要为成都定义一种颜色,“那一定是热情洋溢的红色”。

成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

执行秘书长

谢题檐

“美学经济”成为成都新经济的重要生产力

饮料瓶上的广告语,手机精巧的机型设计,风格各异的咖啡馆文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市场的需求更迭频繁,“美学经济”应运而生。

10年室内设计经历,让成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执行秘书长谢题檐深刻体会到这项产业在成都的悄然变化。“从室内设计行业看来,设计师的风格已经由从前最常见的‘欧式风\’,到如今中国风等颇具个人特色的风格。”

这种变化,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长时间从业经验,让谢题檐感受到,消费者将对生活品质和文化需求的期望传到上游,变成了对设计的希望与渴求。在不断发展中,“美学经济”已成为成都新经济的重要生产力。

以“慢生活”著称的成都,显然可以从这个角度打造区域的“美学经济”。谢题檐指出,“慢”不仅是生活方式,也是一类文化特质,因此在艺术创作与设计中,要去挖掘成都本地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并体现在设计中。从室内设计领域来看,成都特色的打造方向可以是吃、住、行,通过对色彩、材质进行巧妙运用,让“慢”的氛围展现在功能区域,打造成都的独有特点。“如果要给成都定义一个颜色,我希望是银杏黄。在成都美学中,这一颜色能够让人想起秋天的成都,大街小巷铺满银杏落叶,这类气质正反映了成都慢生活。”

阿里巴巴智慧办公空间

首席设计师

张晓莹

文创氛围正浓 成都要借力打造产业链

“成都的创意设计氛围真的很棒,在我看来,文创产业一定能成为这座城市的未来竞争力。”阿里巴巴智慧办公空间首席设计师张晓莹,深谙成都的文创产业发展过程。他认为,这项产业在成都已基本完成前期的野蛮生长,正向精细化发展。未来,一旦构建健康运行的产业链,文创将是成都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从文创创意的诞生,到设计者将其转化为产品,再到生产销售渠道,这一过程就被称作文创产业链。在张晓莹看来,这一过程中,创意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而这正是成都的优势所在。

“目前在成都,创意的催生是有先天优势的,这里厚重的文化底蕴,就是创意生长最好的土壤。”此外,张晓莹还提出,成都市民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对新事物的包容性,也将让更多富有创意的想法产生在这里。“一些难以理解的创意,放在成都,就总有人好奇,也总能够以巴蜀人的热衷心肠包容这一新生事物。”

有了先天优势,如何打造完整产业链,促进各项链条的对接,则是引导文创行业在成都发展的关键点。张晓莹表示,接下来,成都可以设立常设机构或基金,将创意设计和生产企业进行有效对接,精确管理各个链条,刺激文创工作者创作热情,探索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让这项产业在成都能够达到创学产有机发展,让文创成为成都发展新经济的动力和城市新名片。

成都商报实习记者 邹悦 摄影记者 王勤

新闻推荐

沉潜20年 诗人尚仲敏归来

2017年是中国新诗发展百年。回顾百年历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诗歌热,是重要而璀璨的篇章之一。在当时的中国,有三处集中的诗歌重镇。其中北方是以北京为中心,江浙一带以南京、上海为据点,在西南地...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中意(成都)创意中心创意策划人西尔维亚 三年前在成都斩获设计金奖 如今我已定居成都)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