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科技园小学的孩子们踊跃举手回答问题。
武侯区检察院检察官杨丽恒给孩子们讲法治故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侯法治故事进校园”特别报道
武侯区“法治故事进校园”活动已举办逾百场
本报记者王一多文/图
“小B买了小A偷的手机,构成犯罪吗?”11月15日下午,武侯区嘟嘟法治故事车开进成都市武侯科技园小学,150名低年龄段学生在检察官的带领下驶入法治大课堂。记者了解到,为帮助青少年尤其是低年龄段学生能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法治“扣子”,武侯区已举办形式多样的“法治故事进校园”活动逾百场。
女检察官进校园讲故事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2013年全省十佳公诉人、来自武侯区检察院青检科的女检察官杨丽恒这样拉开了“法治故事会”的话匣子。“警察!”武侯科技园小学150名二至四年级的小学生们当中,大多数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孩子们还不能准确区分法官、检察官、警察的差别,对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的职能以及关系自然更难说得清楚。“我们检察官是文官,就是组织和呈现证据来证明犯罪嫌疑人是个坏人。”从法庭上不同席位坐什么人、各自履行什么职责开始,杨丽恒生动诠释着法官、检察官、警察、律师的差别,她利用自己多年未检工作经验,结合真实案例,通过动画视频等方式,通俗易懂地告诉孩子们什么是违法犯罪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小B买了小A偷的手机,构成犯罪吗?”“构成!”“不构成!”当杨丽恒检察官抛出这个问题时,孩子们一边踊跃举手,一边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答案说了出来。整个课堂的气氛十分活跃,在杨丽恒的引领下,孩子们学到了不少跟校园暴力、侵犯他人财产等违法犯罪行为有关的法律知识。
“低龄化”普法受到欢迎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低龄化趋势十分明显,背后的原因很多,但也说明我们针对低龄学生的法治教育还有提升空间。”杨丽恒说,如何进一步调动低龄学生主动学法的积极性,作为一名检察官,同时也是一名母亲,她会为这项事业做出更多的努力和探索。“低年龄段小学生成为施害人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而成为受害人的可能性相对较大。”该校副校长张利告诉记者,活动主办方以讲故事的方式,提升低龄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他们的学法兴趣和守法能力,确实非常好。
该校二年级一个小男孩听完课后说,感谢杨阿姨带来的精彩故事,没想到给同学取绰号、语言侮辱同学也可能是冷暴力,更可能给同学造成很大伤害,以后一定要抵制这种行为。
“扣扣子”工程重点聚焦低龄学生
今年4月,武侯区“法治故事进校园”主题系列活动在全区展开,“嘟嘟校园法治故事绘”讲述活动是系列活动之一。系列活动启动以来,全区围绕《嘟嘟校园法治故事绘》读物开展读书会、主题班会、征文、故事讲述、校园法治情景剧创作及表演等活动,目前已举办逾百场活动,形成了较大声势,营造起浓郁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校园氛围。
武侯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年初,区委宣传部牵头对全区青少年法治教育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对全区50余件、全国300余起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共梳理出热点、难点问题四大类30余个。今年4月,在依法治市办、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全区精心组织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扣扣子”工程,大力推进“法治故事进校园”主题系列活动,重点针对低龄学生,帮助他们能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法治“扣子”。
据介绍,该系列活动将于今年11月30日结束。下一阶段,武侯区将结合党的十九大在依法治国、文化自信等方面明确的新精神、新要求,以品牌打造的思维进一步拓展、深化“扣扣子”工程。
新闻推荐
由省社科院与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共同完成《中华智库影响力报告(2017)》在成都发布
四川经济日报讯(记者魏冰倩)11月15日,西部地区首家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智库报告《中华智库影响力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举行。据了解,该报告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中国科学...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