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刘慈欣: 科幻小说让人类提前感知真实的未来

来源:延安日报 2017-11-16 15:51   https://www.yybnet.net/

《三体》中的太空电梯

新华社成都电(记者 吴文诩)“当科幻小说中的奇迹变成现实时,它就变成平淡无奇了。科幻作家的责任,就是在目睹奇迹变成现实之前把它写出来。”《三体》作者刘慈欣说。

日前,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2017中国科幻大会”上,刘慈欣与加拿大科幻作家德里克·昆什肯进行了一场主题为“硬科幻的未来”的对话。

众所周知,科幻小说自诞生之初就有“软、硬”之分。相对于天马行空的“软科幻”来说,“硬科幻”是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科学为基础,以描写极其可能实现的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作品。如今,科学的脚步已渐渐跟上想象的脚步,甚至出现“未来已来”的说法,而“硬科幻”又该如何发展,怎样描述未来呢?

“硬科幻”新秀德里克·昆什肯在其小说《洄游》中,描写了一种沐浴脉冲星之光而生,以发射性同位素为食的非碳基生物,它们一代又一代的生命在星际间洄游,以黑洞为质量加速场,用时间膨胀效应甩开天敌。德里克·昆什肯说,“硬科幻”作品中的描述依赖于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比如走向太空是人类的梦想,当前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可能性,未来或许还会孕育出新物种,甚至出现新人种。

“正如古希腊‘特修斯之船\’悖论所言,如果忒修斯船上的木头被逐渐替换,直到所有的木头都不是原来的木头,那这艘船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刘慈欣表示,人类的基因改造最终也会面临同样困惑,很难找到明确界限,究竟什么时候不再是原来的人,而成为新的人,甚至成为新的物种。

在刘慈欣看来,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社会环境、政治、经济环境,未来人类要真正适应太空生活,仅仅是基因改造还不够,可能还要把血肉之躯与机器相结合进行改造。但随着人类自身也被技术改造的时候,价值观、道德体系、世界观也必然会随着环境发生变化,而科幻小说的功能之一就是让人们能够提前从思想上适应这种技术带来的变化,或者至少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刘慈欣说,现在很多人的世界观还停留在古代科学时代,停留在牛顿时代,真正能用量子力学的时代,甚至更先进的科学理论来看待世界的人还很少。对于科幻小说创作者来说,科学技术和基础理论的不断进步,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故事素材。

新闻推荐

2017中国(成都)投资类物业(商办)推介大会下周六启幕 什么样的商办产品更具竞争力?三大趋势让投资更有底气!

自2017成都投资类物业(商办)推介大会宣布启动以来,便吸引了来自开发商和投资者的共同关注。下周六(11月25日),推介大会就将正式在东郊记忆拉开序幕,成都商报记者专门梳理出目前商办产品的三大市场趋势,供...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刘慈欣: 科幻小说让人类提前感知真实的未来)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