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从来都是评价一个地方(城市)文明程度的硬指标,对哪个国家都不例外。
12月19日,市卫计委召开“全市2017年度妇幼健康服务工作总结暨2018年工作部署会”,在这次会上传递出一个信息:2017年,成都市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突破历史最低水平,达到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确切的数据是:2017年,成都的孕产妇死亡率是5/10万。这是一个怎样的水平?对比一下就知道: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孕产妇死亡率合格线是70/10万以下;我国制定的合格线是30/10万以下;作为医疗发达国家,美国的合格线根据各个州有所不同,分别在8/10万—14/10万以下。成都今年所达到的数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如今,成都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正不断吸引着国际国内人才来这里创业发展。吸引人才落户成都、进驻成都,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让每个人生命健康安全得到保障,在这方面,成都用先进的医疗技术、温暖人心的服务提供了这一保障。
在10月12日,本报曾以《全城大抢救:为了一个产妇的生命》为题,报道一个发生羊水栓塞的产妇起死回生的故事,而今,一个中央性前置胎盘外籍女士在成都同样获得救治。这两个故事相得益彰,显示出“成都实力”,再次印证,成都不仅是个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最具幸福感的城市,而且,还是一座具有健康安全保障的城市。
中央性前置胎盘,让外籍孕妇莉莉(化名)和腹中胎儿处于危险之中,但她自己却不以为意。为了保障莉莉和胎儿的安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产科医生给她发了26条英文短信劝她回院,为了让她明白病情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医生又手绘了13张英文插图。正是靠着医生所画的这些图,莉莉充分信任并配合医生,成功蹚过了“死亡的河流”。日前,莉莉带着宝宝出院了,她微笑着对成都医生竖起了大拇指。
高危外籍孕妇未返院
26条短信焦急催促
外籍产妇莉莉,两周前在市五医院剖宫产下女儿。但是,她这次生产,让科室医生护士操碎了心。这个故事,还得从11月底说起。
莉莉怀孕期间未接受正规的孕期保健检查,11月24日,她来到市五医院检查,才发现是中央性前置胎盘,伴有胎儿胎心不稳,入院观察稳定后出院。
她的主治医生,产科副主任医师吴晓兰回忆,出院时医生特别交代,中央性前置胎盘非常凶险,它就像一个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让孕妇大出血,一旦发生大出血,就可能“血流成河”,危及大人和孩子的生命。吴晓兰说:“当时她35周,我们再三交代37周一定要来医院,我记得约的是12月7日。”
但是,12月7日莉莉并未到医院。吴晓兰很着急,“足月后一旦大出血,大人和孩子都会有危险。”她立即成立了一个5人团队,吴晓兰任指挥,两名医生负责联系莉莉,一名医生做术前沟通准备,一名医生负责手术同意书翻译,要求是务必劝她回院治疗,并保障母子平安。
接下来,刘明盛和陈媛媛两位医生先是打电话,发现沟通并不顺畅,一些医学知识莉莉并不太了解。于是,两人轮着给莉莉发
短信,告诉她中央性前置胎盘的风险,“我们前后给她发了26条短信,她终于在12月8日晚上回到医院。”
熬夜4小时画13张英文插图
术前术中术后一目了然
莉莉入院了,她将接受剖宫产手术。这让莉莉不能理解,自己身体很棒,平常难得生病,为什么不能顺产?吴晓兰告诉她,中央性前置胎盘是一种病,胎盘堵住了宫口,孩子根本没法自己生下来。而且,检查发现莉莉还合并大面积胎盘植入,也就是说胎盘跟子宫长在了一起,孩子出生后胎盘也没法自然娩出。
这种情况,医生最担心的是大出血,“莉莉一旦出现大出血,或是胎盘无法顺利剥离,那就可能切除子宫保生命,但是我们想保住她的器官。”于是,如何手术、如何沟通就成了头等大事,让莉莉明白手术的过程和风险也是非常困难的,“她不懂医,对医学名词也比较陌生,交流较困难。”
就在她入院的第二天晚上,负责术前沟通的产科医生张琴突然想到,画些示意图试试呢?于是,张琴从什么是中央性前置胎盘开始画,一直画到手术位置、手术麻醉、术中出血、术中输血,想想还不够,又画了用药可能对器官的损害,以及莉莉需要为新生儿准备的日用品等等,“画了13张,每一张都用英语做了简单的说明。”为了让插画更加清晰明了,张琴还特意用了水彩笔。这套插图,整整花了张琴4小时时间。
12月10日,张琴忐忑地拿着插图和中文对照版手术同意书到病房,在翻译的配合下,莉莉很快就懂了自己为什么要剖宫产手术,也明白了自己的病情到底有多危险,“她没有家人在身边,自己很快签下了手术同意书。”
11人的手术团队
力保母女平安
手术当天,产科、麻醉等科室共计11人为莉莉做手术保障,“平常一台剖宫产手术,也就一半的人吧。”
手术过程中,吴晓兰特意避开了胎盘位置开刀,“胎盘血供丰富,一旦伤及很可能大出血。”为了避免术中出血,吴晓兰也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取出胎儿,“只用了15秒时间,比平常节约一半时间。”取出胎儿后,吴晓兰立即用止血带压迫莉莉的子宫下段,临时阻断子宫血供;并在阻断血供的过程中,迅速剥离胎盘,并清除植入的胎盘组织;最后做子宫下段宫颈提拉缝合、子宫压迫缝合术,“术中出血1200毫升,出血量低于预期,产妇子宫也保住了。”
莉莉在专家们的帮助下化险为夷,但她到出院时,还有许多问题不明白,“回去之后该怎么办?”于是,科室又制作了一份中英文版的温馨提示,告知莉莉出院后要注意脐部护理,要观察黄疸,还要记得带孩子打预防针。
在与医院打交道的整个过程中,成都医生的不言放弃和细心、耐心让莉莉非常感动,她告诉记者:“我感谢医生护士为我做的一切。”说着,她竖起了大拇指。
为了产妇和婴儿的安全,出院后的莉莉仍然受到医院的持续追踪,产科专家吴晓兰说,从康复情况来看,莉莉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非常好。
产科护士长李云告诉记者,医院正在进行人文医院建设,尽力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我们的服务不分国籍和种族,对外籍病患我们更要让他们感受到中国医院的热情周到的服务。”宋建琴 本报记者 邓晓洪
新闻推荐
每周七天出版的天津《城市快报》即将调整为每周五天出版。2017年12月27日出版的天津《城市快报》头版刊发启事称,“《城市快报》自2018年1月1日起刊期由周七刊调整为周五刊(周末和法定节假日休刊)。...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