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湖畔“皇冠型”天际线
(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管委会供图)
天府新区
战略定位
建设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功能定位
“三中心两基地”
三中心
■科技创新中心
■国际会展中心
■行政政务服务中心
两基地
■区域性总部基地
■高技术服务业基地
空间结构
“一带引领、双轴拓展、
三川交融”
■一带是指鹿溪智谷创新带
■双轴是指天府新区城市南拓发展轴、天府新区城市东进驱动轴
■三川是指锦江总部生态带、鹿溪智谷创新活力带、东风渠山水田园带
“1775”
城乡空间格局
1心是指鹿溪智谷核心区
7区包括天府中心片区、科学城起步区、紫光小镇片区、高铁站周边片区、行政政务片区、科学城南部片区、旅游文创片区
7个特色小镇
54个幸福美丽乡村
三年前批复设立,现已有120个项目落户,总投资3894.15亿元,清华大学四川能源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等顶级科研院所,以及紫光IC国际城、沃尔沃Polestar全球生产中心等重磅产业项目纷至沓来;“成都人才新政12条”实施5个月来,全市共登记落户本科以上人才超10万人,其中半数都落户于此;今年上半年,固投增长48.4%,增速居19个国家级新区之首,前三季度到位国内外资金量稳居西部地区国家级新区首位……白纸绘图、高点起步的天府新区,每走一步都引人瞩目,如今已经初步形成了人聚、财聚、产业聚的良好发展态势。
随着成都开启“三步走”竞逐世界城市的新征程,天府新区直管区(以下简称“直管区”)又将有何新动作?给高层次人才和优质企业的成长提供哪些新平台?成都晚报特邀成都市政协副主席、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书记杨林兴,以及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总规划师匡晓明,就直管区的最新总规进行了解读。
力争2020年经济总量突破2500亿元
“天府新区作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11个国家级新区,既不同于各种类型的产业开发区,也不同于传统的行政区,主要承担的是国家的重大战略使命和重大的改革创新任务。所以,随着成都开启‘三步走\’竞逐世界城市的新征程,直管区做出了‘建设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杨林兴介绍,在战略定位的统领下,直管区又进一步明确了“三中心两基地”的功能定位。三中心,即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会展中心、行政政务服务中心;两基地,即区域性总部基地、高技术服务业基地。
直管区的发展目标是,在2020年,初步建成鹿溪智谷、天府中心和成都科学城起步区,经济总量突破2500亿元,成为“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新兴增长极”;到2035年,直管区基本建成,经济总量站上万亿级台阶,进入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成为国内一流、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带一路”内陆开放经济新高地;到2050年,直管区全面建成,成为最具产业活力、最具城市张力、最具人文魅力的别样精彩的新极核,成为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化新城。
规划了118个“15分钟生活圈”
在空间结构和格局上,直管区将形成“一带引领、双轴拓展、三川交融”的框架。其中,一带是指鹿溪智谷创新带,双轴是指天府新区城市南拓发展轴、天府新区城市东进驱动轴,三川是指锦江总部生态带、鹿溪智谷创新活力带、东风渠山水田园带。
在此框架下,形成“1775”城乡空间格局。其中,1心是指鹿溪智谷核心区;7区包括天府中心片区、科学城起步区、紫光小镇片区、高铁站周边片区、行政政务片区、科学城南部片区、旅游文创片区,同时,还有七个特色小镇以及54个幸福美丽乡村。
产业方面,直管区将突出创新驱动、跨界融合、低碳高效的产业特质,加快构建以新经济突破发展为带动,以科技创新和高技术服务业、国际会展、总部经济3个主导产业为支撑,以文创旅游、高端商务、高科技农业、金融科技、智能制造等若干个特色产业为扩充的“3+3+N”产业体系。
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直管区按照服务人口1-3万人、服务半径500-600米标准,规划布局了118个基本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生活圈”,并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让城区覆盖率达100%。
就进度而言,今年已建成投用西部国际博览城、天府四中、天府七中、天府九中、10所小学、24所幼儿园等项目;雪莲堂美术馆、国际医院、华西天府医院、北航西部国际创新港、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中科院光电所,以及8所小学和6所幼儿园正在建设之中。此外,还有国际会议中心、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天府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北航研究生院、华西牙科天府医院等重大项目已签约落地。
将建捷运系统直通两大机场
“交通方面,直管区不仅要与老城区实现便捷的对接,让百姓出行方便;还要实现区域性中心城市、国际门户城市的交通需求。”杨林兴介绍,作为区域国际性城市开放快速通道,未来直管区将构建由地铁、市域快线、高铁构成的多层次的轨道交通体系,形成“环+放射”结构的轨道交通线网,将与市区19条地铁线路构织内部成网、外部联通的城市轨道交通网。同时,依托区域国际性大交通格局,直管区以高铁天府站为中枢直接接驳全国高铁网络,借助直达欧洲的“蓉欧快铁”快速融入全球货运通道。
另外,直管区还有一个巨大的潜在优势。建设中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使成都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中国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特大城市,而直管区正好位于成都的两个国际机场之间,占据国际航空最佳口岸,将成为西部最大国际航空枢纽。“现在直管区需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而且是快捷、准时的捷运系统,以便把这个优势利用起来。”
杨林兴以国际会展中心为例,“国际会展中心给人的印象往往是,一到会展时就非常拥堵,而直管区在国际会展中心规划了4条轨交线路在此交汇、换乘,就是希望以此缓解重要节点的交通压力。”
此外,直管区已规划了全域覆盖的三级绿道体系1200公里,满足市民绿色出行需求,并将在2020年前建成一级绿道382公里。
677米熊猫大厦 天府新区亮丽名片
有趣的是,直管区在城市设计中,遵循自然地形,环兴隆湖布局了天府科创园、工业设计创新平台、研发创新服务平台、独角兽岛、数据信息平台、滨水活力街区、财富大厦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给科学城起步区营造了一条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皇冠型”天际线。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个月刚刚完成土拍的677米——熊猫大厦(暂用名),更是天府新区亮丽的城市名片。
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规划建设国土局副局长古利军介绍,熊猫大厦项目不是一个单体建筑,而是以677米高楼为核心的一个建筑群;建成后,将形成集观光、旅游、酒店、办公为一体的超高层地标性建筑,以及建筑面积不少于15万平方米、包含高端酒店式公寓及特色商业街区的总部经济商务配套区。
另外,“独角兽岛”项目已于本月5日面向全球招标整体规划设计方案,2018年将全面铺开建设,计划2019年形成产业承载能力,2020年力争培育独角兽企业2家、瞪羚企业5家,成为全省乃至西部地区最具标识度、最具带动力的新经济成长高地。
“独角兽岛位于鹿溪河西侧、兴隆湖东岸,面积约1000亩。这个项目寄托了党工委、管委会的很多希望,希望能把目前流行的以及未来主导的一些新的设计理念、建设理念、产业理念,都能有机地融合到这个项目当中;希望它不仅是独角兽企业的一个培育地,也是高标准绿色建筑的一个标杆。”
古利军透露,本月底,“独角兽岛”项目将召开一次投标单位的初步筛选会,因为目前表达了投标意向的单位数量已远远超出了预期。“这个项目也的确代表了一种发展新经济、发展新产业的理念。对于规划来说,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课题,所以很多世界知名的机构都想参与其中。”
专家访谈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总规划师匡晓明:
直管区新规划从“生产的逻辑”回归到“生活的逻辑”
匡晓明介绍,直管区的本次规划采用了“后工业时代”的理念,从“生产的逻辑”回归到“生活的逻辑”,主要有三大特点。
一是以人为本。例如,成都科学城组团共规划了12个小的组团,通过生态用地、绿地、水系、廊道隔离,围绕着面积达4平方公里的兴隆湖生态区来建设,形成了产业、城市、绿色生态相融合的规划布局。每个小组团尽可能以产业为引领,让有相似兴趣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生活、工作、娱乐,尽可能实现职住平衡。其中还包括若干个国际社区,并就居住、创造、交往等功能,进行针对性的公共配套。让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的人走出家门、踏出办公区,就是公园、绿地。
二是生态优先,师法自然。天府新区全域1578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中,60%以上的面积是生态用地、农业用地和河流湖泊用地,城市建设用地不到40%。成立之初,直管区便拥有山、水、田、林环绕的生态格局,规划优化提升后,更是形成了“一山、两楔、三廊、五河、六湖、多渠” 生态景观格局。在建设过程中,强化了“生态立区”理念,积极探索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突出重大生态项目与重大基础设施的同步开展、有机结合,确保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合理布局,积极打响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大力实施“三治一增”。铺就了蓝绿交织的城市底色,构筑山水交融的自然格局。
三是从城乡分离到共融。例如,鹿溪智谷两端的籍田、白沙两个镇,也被纳入鹿溪智谷的发展带中,通过此次规划把城乡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城市的发展,带动这两个镇及其下辖村的发展。
成都晚报记者 薛欢
新闻推荐
五粮液·成都演艺中心昨日揭牌 川籍明星大腕今晚献唱“成都乡音乡情新年音乐会”
昨日下午,由“文化领军品牌”成都传媒集团大力支持,“中国酒业大王”五粮液集团冠名,“场地智能运营开拓者”成都博阳大魔方演艺有限公司三方共同打造的五粮液·成都演艺中心正式揭牌。据悉,今晚这里...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