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驿区城市规划效果图
“一山”:龙泉山
“一芯”:中央生态活力芯
“一轴”:东西城市轴
“三片”:南部产城融合提升片区
北部国际合作生态片区
西部文化创意典范片区
发展
定位
先进汽车
智造区
以先进汽车为主导、集群成链为重点、产业生态圈为路径。
美好生活品质城
以生态宜居为特质、功能品质为重点、美好生活为目标。
发展路径
五基地
世界重要的乘用车制造基地、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汽车增值服务业基地、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基地。
五城
全国知名的创新创业之城、生态宜居之城、人文魅力之城、智慧高效之城、和谐幸福之城。
“三步走”战略目标
第一阶段
(到2021年)
加快建设“先进汽车智造区、美好生活品质城”,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一流城区
第二阶段
(到2035年)
基本建成“先进汽车智造区、美好生活品质城”,成为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核心城区
第三阶段
(本世纪中叶)
全面建成“先进汽车智造区、美好生活品质城”,成为现代化新天府典范城区
以前,说起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大家脑海里一定会蹦出几个关键词:龙泉山、桃花、农家乐、洛带古镇。不过,今天的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可不仅只有这些。作为成渝经济走廊的桥头堡、“11+2”中心城区的组成部分、全市汽车产业的主要集聚区,它承担着 “东进”排头兵、开辟城市永续发展空间和建设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的重大使命。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将如何建设“先进汽车智造区、美好生活品质城”?市民的生活将会发生哪些变化?成都晚报特邀成都市龙泉驿区委书记、成都经开区党工委书记何勋,以及成都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曾九利就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四级规划体系进行了解读。
构筑“一山一芯一轴三片”全域空间结构
据何勋介绍,“我们邀请国家宏观院、中规院、市规划院进行战略研究和规划编制,组织社会各界广泛讨论,进一步明确区域发展定位:奋力建设‘先进汽车智造区、美好生活品质城\’。”综合分析全域片区功能、资源分布结构,合理控制人口及建设规模,重塑全域空间结构,明确片区功能。“龙泉驿区幅员面积557平方公里,其中285平方公里在龙泉山,占据一半。过去我们的城市是依山而建,未来我们的城市发展将因山而兴。我们依托龙泉山的独特优势,综合分析全域片区功能、资源禀赋,形成‘一山一芯一轴三片\’的全域空间结构。”
“一山”即龙泉山,依托285平方公里的生态本底,以保护生态为基础、以增绿添彩为路径、以延续人文为目标,打造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花海林麓段和湖光山色段,承载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旅游、高端服务、城市休闲等功能。
“一芯”即中央生态活力芯,包含40平方公里中央公园、18平方公里皇冠湖城市中心及围绕中央公园40公里城市功能服务环,打造以“生态+”为引领,融合服务、创新、文化、休闲、宜居等多元化城市功能的CAZ中央活力芯,辐射带动700平方公里区域城市能级提升和品质塑造。
“一轴”即东西城市轴(区内全长约30公里),为承载区域核心功能、集聚文化创意、商业休闲、商务办公等服务功能的综合发展轴,联动简州新城、引领城市向东发展。
“三片”即南部产城融合提升片区,大力发展先进汽车智造产业,推动单一产业园区向生产、服务、消费等多功能城市型经济转型;北部国际合作生态片区,建好中法、中德国际合作园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产业,着力增强汽车博览、汽车公园、智能汽车展示等服务功能;西部文化创意典范片区,重点打造集文艺创造、展示、博览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集中发展区。
构建汽车产业生态圈 2021年整车产能突破300万辆
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着力构建汽车产业生态圈。顺应汽车产业生产组织方式变化、商业价值分布变化、发展驱动力量变化等“三大变化”和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四化”趋势,将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先进节能汽车“三车”,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三电”,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智能装备、节能汽车的动力系统和电子系统“三核”,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商、汽车共享出行服务商“两商”作为发展重点,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据何勋介绍,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一方面,着重推动现有整车企业加快导入插电式混动车型;另一方面,着重跟踪引进宝能、长安、特斯拉等新能源整车项目。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上,将一手抓应用场景培育,着力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引领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产业融合平台;一手抓核心技术引进,加快形成产业互联、资源共享的“高、精、尖”汽车新技术产业集群。推动中德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基地建设。今年全力促进吉利30万辆BMA整车、一汽大众36万辆EBO新车型等90万辆整车在建项目加快形成产能。到2021年,整车产能突破300万辆、产量突破200万辆。
与此同时,瞄准汽车产业“九大环节”,着力补前端、强中端、延后端,促进“多链融合”,形成若干微观生态链,集成构建产业生态圈。到2021年,建成国家级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机构8家;搭建200亿元以上的产业投资引导基金;零部件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汽车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此外,以“一区一城三镇”为主要建设单元,构建汽车产业生态圈。“一区”:即成都经开区。深入实施园区“二次开发”,依托成都中法生态园、中德汽车及智能制造产业园为重要承载区,着力构建“三生”融合的产业新城。“一城”:即简州新城。依托吉利、铭泰等重大项目,突出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大力发展汽车研发设计、核心部件制造、汽车赛事及文化等产业。“三镇”:即一汽小镇、神龙小镇和吉利小镇。分别在经开区南区、北拓区、简州新城规划建设,打造特质鲜明、配套完善、要素可及、环境优美的汽车小镇。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将增加学位3万个以上
如何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不断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首先立足于优化总体城市设计。利用龙泉山的独特优势,形成独具魅力的显山、望山、靓山、坐山观城的城市景观。围绕“六大区域核心水系”,全面激发滨水区域活力,形成“蓝绿交织”的网络生态基底。重点打造展现现代形象的中央活力芯与东西城市轴、驿都大道、车城大道、五环路等四条轴线,塑造皇冠湖及中央公园360度环顾城市天际线;强化对城市色彩体系和第五立面的管控,营造疏密有致、望山透绿的城市活力界面。
在强化重点片区城市设计方面,以皇冠湖城市中心为例,着力塑造具有标志性的生态湖城。坚持以湖为魂、29度布局,结合TOD绿色网络交通系统,构建中央活力芯,打造组团式开放社区,营造“城中看湖、依湖看山、湖山相映”的生态湖城。
在塑造生态宜居特质方面。塑生态格局:建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花海林麓段和湖光山色段,构筑锦城绿道、中央公园和龙泉山“H型”生态本底,形成“3大生态区、3级绿道、8大城市公园、15处小游园、100处微绿地”的五级绿化体系。到2021年,重点实施中央公园、驿马河城市公园等36个项目,总投资265亿元。优交通网络:加快“6高9快”路网建设,打造“外联内畅”绿色交通体系,建好古驿新通道。到2021年,重点推动蜀都大道东延线、五环路等6个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总投资200亿元;实施新客站、公交首末站和100公里步行道、自行车道建设等民生项目40余个,总投资80亿元;推动地铁13号线等3个轨道项目建设,建设步行道、自行车道等慢行通道,总投资80亿元。显文化魅力:打造古驿文化记忆展示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线、先进汽车文化展示线、梦里桃园生态旅游线,建好明蜀大遗址保护片区、东山客家文化片区、柏合非遗民俗片区、航空航天科技片区。强公共服务:统筹布局文教、医卫、金融、商业等城市公共设施,分区分类构建100个“15分钟”基本公服圈。何勋表示,“将加快引进知名学校医院、大型商业综合体等城市功能项目,新改扩建学校67所、增加学位3万个以上,医院7所、增加床位4000张以上。”
○专家访谈
成都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曾九利
规划始终践行以人为本发展理念
在曾九利看来,“一山一芯一轴三片”的全域空间结构重点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融入中心城区,龙泉驿区是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功能。二是引领东进发展,龙泉驿区是东进战略的桥头堡,将承担承西启东的重要作用。三是建设生态宜居宜业的新城区。依托龙泉山和龙泉中央绿芯,构建产城融合的高品质生活城区。
她说,这次规划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战略部署,始终践行以人为本发展理念,通过实施“生态优先、公服提升、城市更新、文化彰显、绿色交通”五大举措,建设生态宜居、功能完善的美好生活品质城。在生态优先方面,划定生态红线,实施全域增绿工程,增加绿色空间。在公服提升方面,遵循“数量上补缺、质量上提标”原则,加大公共配套设施规划、建设统筹力度,加速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优质均衡的全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文化彰显方面,充分保护和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重点展示古驿文化、客家文化、桃花文化、汽车文化等龙泉文化特色,发展天府文化。在绿色交通方面,构建“六高九快”高快速路网,形成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系统,形成“轨道+公交+慢行系统”的绿色交通体系。
成都晚报记者 胡科(龙泉驿区供图)
新闻推荐
图为青白江区法院院长徐涛开庭审案,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要求——青白江区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工作纪实青白江法文/图近日,成都市青白江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徐涛担任审判长,依法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