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老照片揭秘老成都23老成都过冬,最爱大棉袄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8-01-04 04:09   https://www.yybnet.net/

老照片揭秘老成都23 当年成都普通劳苦大众的衣着。

当年的时尚F4。

当年成都时尚的东大街。

船工。

制土布的作坊。

当年乡绅坐鸡公车出门。

“红萝卜咪咪甜,说到说到要过年!”临近春节,旧时的成都全城到处都会响起这首童谣。

说起过年,老成都在家打扫完阳尘后,就要开始置办年货了。置办年货按各家各户的经济状况而定,但有两样最重要,是缺一不可的:一是置办新衣服,二是推汤圆粉子。

晚清、民国时的老成都过冬,男女都爱大棉袄,关键是暖和。有点钱的人家,棉袄、棉裤、棉鞋是冬天的标配三大件,如果再冷点,能烤上个手提烘笼就更洋气了。能用新棉花、新棉布做身新衣服,是许多老成都的奢望。

对比当时国内同类型城市,成都很难称得上是“时尚之都”。人们的穿着打扮,更多考虑的是生产、生活之便,以及适宜天气。

民国时老成都人的服饰是:男子稍微讲究点的,能穿上对襟短装和长裤,逢年过节或走访亲友时,才换上平日里舍不得穿的大襟长衫。女人一般就穿大襟短衫和长裤。

到阴冷的冬日,街头的男男女女都要穿棉袄、棉裤。那时的棉裤,腰身特别宽松肥大,没法展现女性的曲线美。

清末时,成都百姓不分男女都流行穿裤子,裤子分满裆和套裤两种。有钱人家的裤里和裤面,多用绸缎制作,满裆裤还分单裤和夹裤,冬日里的裤子有夹棉的,也有镶皮的。没钱的人家,过冬时能穿两条粗布裤子就很不错了。

民国成立后,政府曾发布剪发通令,制定了服制条例。条例规定,男子礼服分为大礼服和常礼服,大礼服几乎完全仿照西式,常礼一种为西式,另一种为中式褂袍,其中褂短对襟,袍长大襟。大礼帽,帽筒高,平顶下沿为椭圆形。常礼帽,帽筒矮,下沿也呈椭圆形。

女子礼服,上衣长与膝齐,袖和手腕齐,对襟,带领,左右前后都开禊。下为带褶的筒裙,上缘两端有裙带。

这股改革风潮在上世纪20年代前吹到了成都,成都妹子开始流行上衣下裙,即便冬天,个别爱美的成都妹子也会穿一件瘦身修长的衫袄,下穿黑长裙,高耸的立领配搭精致棉袄。

这股民国风,从那时一直吹到现在,你在成都街头还能见到这样的搭配。

上世纪20年代后,人们开始对曲线美感兴趣,先是上海、北京的裁缝铺子将长袍推陈出新,改造成近代体现女性曲线美的旗袍,而后再流传到了成都。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谭曦

/背景资料/

美国地质学家张伯伦及儿子于1909年进行了他们的中国之旅,沿途拍摄了600余张照片,他在四川拍摄了近百张老照片。

老照片作者:张伯伦

新闻推荐

“大家之选”文化沙龙周日在蓉开讲 流沙河将与历史学家王笛探讨“心目中的成都”

本报讯(记者李雪艳)在文化名家眼中,成都有着怎样的魅力?本月7日,由知名互联网专栏平台“腾讯大家”与《天府文化》杂志共同主办的“大家之选:城市文化生命力与互联网时代的写作”文化沙龙,将在文轩B...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老照片揭秘老成都23老成都过冬,最爱大棉袄)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