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河老街,清流潺湲,从一家家小店门前淌过。歌声与鼓声交织的那家店铺,最是吸引路人驻足:几面墙下,错落陈列着纳西族的木雕面具、朴拙的毡帽,还有装饰华美的皮鼓与吉他。衣着闲适的三个小伙子与一个姑娘,和着男中音欢畅又沉着的歌声,拍打着各自座位前的高脚鼓。暖黄色的灯光,映照着几张年轻快活的面孔,他们沉浸于逍遥、自如的旋律,随着歌声的缓急,时轻时重、时疏时密地击鼓,双手忙个不休,脚掌也不自觉地跟着节拍起落,偶尔交流一下快意的眼神。
围观者越来越多,有人按捺不住冲进圈子,也加入击鼓的队伍,欲罢不能。鼓声乐声遂持续环绕小店,像一场不停歇的狂欢。
大理古城老街的几拨街头艺人,同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小伙子们四五人一组或两三人同行,身穿颜色斑驳的牛仔裤,长发拂肩或束成马尾。街边墙角就是他们的舞台或排练场,有的席地而坐,有的坐在低矮小凳上,一边弹拨吉他一边激越高歌,时而低吟浅唱。无论观看者多与少,他们都有自娱自乐的专注,毫无例外地带着某种刚毅、执拗神色,也有一丝浅淡的忧郁、迷蒙。
一位老人看着被乐手们摆在角落、仅装有几张零钞的毡帽,有点着急地跟同伴说:看这些孩子,这么飘荡着,他们的父母不晓得多操心呢。
束河和大理的那两幕,让我想起成都一位曾任职六七年的大学教师,她厌倦了年复一年教书的枯燥,与几个朋友在云南、尼泊尔等地当流浪艺人,行走,表演,颇为怡然自得。当然,也有朋友为她“冲动地”放弃收入既高又备受尊重的教职,感到遗憾。
年轻时特别迷恋三毛。“流浪”曾经是风靡一时的热词,将它轻声念出,就可以像接头暗号一般,找到许多志同道合者。其实,我们中的大多数何尝真正流浪过?但是,“流浪”一词所标志的对无羁绊生活的热望,对常轨之外不确定未来的憧憬,对不能涉足的远方世界的向往……使得这个字眼在好些年里,激荡过年轻的我们。
年岁渐长,慢慢变得越来越像自己长辈了。看到有的小青年随心所欲,毫不瞻前顾后,竟也会暗自焦急:不知道他们贸然行事,会不会有不顺遂的人生?被岁月沙尘打磨后的过来人,有了与年龄吻合的踏实或曰现实,选择时晓得利害,懂得权衡,成熟沉稳了,当然不错。因为深深明白,那些代代相传的经验与禁忌,之所以被每一辈人遵循,肯定自有道理。
然而,如果人人都谨小慎微,却也可能捆绑那些富于创新的头脑,磨损那些敏感的艺术触觉,埋没那些有可能鲜活盛放的生命……推而广之,社会的蓬勃与活力,或许也被抑制了。
那么,成年人如果乐意,当然不妨继续自己在秩序内的生活。但是,也宜对年轻人投注更多关爱。大理古街为流浪乐手们焦虑的那位老人,流露着长辈的善意;束河小店与乐手们一起沉浸的观众,自然而然流露了诚挚的赞赏。对多元的生活方式给予足够的尊重,是一种可敬的包容。如果整个社会都对那些执着于理想、倾情投入的后辈,多一些鼓励和掌声,或者尽可能施以援手,让年轻人的艺术与各种梦想,有足够的养分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更是一种关爱。最起码,投给他们和暖的目光,虽然那可能微不足道。这样,即便街头艺人的生涯只是这些青年漫长人生的一段插曲,至少,他们会揣着温煦的记忆上路。
新闻推荐
成都六类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涨50%补贴提高到每人1200元
成都六类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涨50%制图/高翔好消息来啦!今年起,在蓉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标准又有提高,从800元/人调整为1200元/人,涨幅高达50%。这笔补贴,将在每年1月底,由财政部门拨付...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