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伟)80年前,抗战中迁入四川大后方的中国营造学社,开启了烽火岁月中的川康考察之旅。梁思成、刘致平等营造学社成员有幸邂逅了古城广汉,留下了560张珍贵照片和大量手稿。6月9日,这批已被遗忘近80年的照片,将在成都博物馆新展《影子之城——营造学社镜头下的广汉》中展出。
据了解,成立于1930年的中国营造学社,是以保护和研究古建筑为宗旨的民间学术团体,云集了诸如梁思成、刘敦桢等著名学者。1939年,梁思成与刘敦桢走进了古城广汉。城中美轮美奂、数不胜数的古建,让一行人震惊流连。1941年,广汉人戴季陶先生倡议重修县志,邀请营造学社参与。这次,营造学社在广汉留下了一整套、560张建筑物的照片,并进行详细测绘,这也是营造学社停留时间最长、拍摄建筑最多的县城。560张照片最终未能发布,而是随着大量资料一并深埋于故纸堆中。直到几年前,央视编导胡劲草拍摄《梁思成林徽因》纪录片时得以重见天日。
今年,作家萧易将这批照片整理、复原,编撰成书,成都博物馆据此策划的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
本报讯(记者张伟)80年前,抗战中迁入四川大后方的中国营造学社,开启了烽火岁月中的川康考察之旅。梁思成、刘致平等营造学社成员有幸邂逅了古城广汉,留下了560张珍贵照片和大量手稿。6月9日,这批已被遗忘近80年的照片,将在成都博物馆新展《影子之城——营造学社镜头下的广汉》中展出。
据了解,成立于1930年的中国营造学社,是以保护和研究古建筑为宗旨的民间学术团体,云集了诸如梁思成、刘敦桢等著名学者。1939年,梁思成与刘敦桢走进了古城广汉。城中美轮美奂、数不胜数的古建,让一行人震惊流连。1941年,广汉人戴季陶先生倡议重修县志,邀请营造学社参与。这次,营造学社在广汉留下了一整套、560张建筑物的照片,并进行详细测绘,这也是营造学社停留时间最长、拍摄建筑最多的县城。560张照片最终未能发布,而是随着大量资料一并深埋于故纸堆中。直到几年前,央视编导胡劲草拍摄《梁思成林徽因》纪录片时得以重见天日。
今年,作家萧易将这批照片整理、复原,编撰成书,成都博物馆据此策划的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成都6月4日电(记者董小红)为保障考生们的营养,家长们煞费苦心。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营养师余婉婷针对考前营养搭...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