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国家高新区前身是荣昌工业园区,2002年经重庆市政府批准设立,2006年经国家发改委审核认定为省级开发区,2016年3月经市政府批准为市级高新区,2018年2月28日,荣昌高新区获国务院批复正式升级为国家高新区。荣昌高新区规划面积17.05平方公里,建成面积12.5平方公里。
截至目前,荣昌高新区累计入驻工业企业472家,投产企业339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0家,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共9家,上市公司10家,外资企业16家,新三板挂牌3家、OTC挂牌2家,通过GMP认证企业2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7家,火炬高新技术企业2家,市级科技型企业178家。2017年,荣昌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60亿元,同比增长18%,工业集中度达到75.1%。
荣昌国家高新区发展优势
一是区位优越。荣昌是川渝结合的区域中心城市,距重庆主城88公里,成都246公里,处于重庆、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等几大省市的中心,500公里半径辐射人口达3.69亿。
二是交通便捷。成渝铁路、成渝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高铁、在建的南渝泸高速贯穿全境,境内开设高速路口3个,火车客货运站4个。荣昌周边布局了“三大机场”“三大港口”。距重庆江北机场120公里、泸州云龙机场30公里、成都天府国际机场170公里;距泸州港口不到60公里、江津珞璜港约120公里、寸滩保税港117公里。已实现“30分钟重庆、50分钟成都,半小时港口、一小时机场”。
三是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强劲。荣昌高新区“3+1”主导产业科技创新活跃、市场前景看好,产品出口到美国、俄罗斯等60多个国家及地区,为微软、苹果、惠普等50余个世界著名品牌企业提供关键零部件。华森制药入选中国创新力医药企业20强,产品“威地美”在国内铝碳酸镁片市场占有率超过90%、排名第1位;益峰高压容器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工业钢制无缝气瓶和CNG气瓶制造企业;韵诚设备公司是全国最大的防腐设备生产企业。澳龙生物生产的羊包虫病疫苗,是全球唯一用于治疗人畜共患病的强制免疫疫苗;方通动物药业是我国最大的动物保健品生产、销售企业之一。昌元化工生产的高锰酸钾占全球市场份额70%,2016年成功进入全国第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掌控了高锰酸钾的国际标准制定权和定价权。
四是创新能力强。境内有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西南大学荣昌校区等科研教学资源。建有国家级创新平台27个、省(市)级科研平台65个、市级企业技术(工程研究)中心37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及试点企业24家。先后荣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306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拥有发明专利229件,成功转化科技成果近80项,产生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达30亿元。
五是人才集聚。聘请13名“两院”院士作为产业发展顾问,与中国农业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等49所国内外科研院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拥有科技部“万人计划”人选2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突出贡献专家等110余人,博士、硕士学位630余人。
六是政策有力。荣昌的企业可充分享受国家西部开发15%的所得税优惠政策,还可享受《荣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总部经济政策》《出口退税政策》《上市(挂牌)的扶持政策》《荣昌区建设新兴工业城市人才支持政策》等众多支持政策,此外对科技含量高的企业给予专利补助和技改资金扶持,对重大、重点项目实行“一事一议”政策。
七是服务高效。高新区实行“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对重特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开辟项目“绿色通道”,推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和“企业服务经理制”,切实为企业解决建设发展中的各种困难。
八是环境优越。荣昌是川渝地区最宜居的城市和中国大陆最具幸福感金奖城市,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等荣誉称号。
“3+1”主导产业介绍
(一)装备制造产业。现有装备制造类规模以上企业180余家,基本形成以智能装备、特种设备、汽车关键零部件、模具制造等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体系。重点引进汽摩关键零部件、高端智能制造、模具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企业,全力打造汽摩零部件产业基地、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基地、模具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力争到2020年,形成500亿级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二)食品医药产业。现有食品医药类规模以上企业120余家,重点发展休闲食品、肉制品加工、调味品、糖果饮料;化药、生物制剂、中成药、医疗器械、中药材种植、医药贸易等。生物制药重点引进中药饮片类、防疫疫苗类、精准营养类优势企业、龙头企业。全力打造中国高端绿色安全食品基地和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高地。力争到2020年,形成500亿级食品医药产业集群。
(三)轻工陶瓷产业。现有轻工陶瓷企业近100家,主要发展“陶瓷、夏布、眼镜”等特色消费产品工业。下步将依托荣昌陶土资源,重点发展日用陶、工艺陶、特种陶等陶瓷产业,力争落地4—5家全国前20强陶产业生产企业,全力打造高端陶瓷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夏布产业,打造订单出口加工贸易纺织服装生产基地;积极发展时尚眼镜、眼睛保健、体验馆等,全力打造“中国西部眼镜之都”。力争到2020年,形成500亿级轻工陶瓷产业集群。
(四)农牧高新产业。现有农牧高新企业50家,通过GMP认证兽药企业12家,在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新材料工程等技术领域处于世界前沿水平。下步将重点发展兽药及生物产业、饲料及畜产品精深加工、畜牧养殖智能设备和畜牧产品电子商务等农牧产业集群。力争到2020年,打造西部独具特色的农牧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B)(9)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眉灵)6月4日,记者从成都轨道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获悉,随着近日火车南站车站主体结构封顶,成都地铁18号线一期工...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