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荣辉
“君不见东州钝汉发半缟,日日醉踏碧鸡三井道。”南宋王灼在《戏王和先张齐望》一诗中写道。这首诗出自他的《碧鸡漫志》自序。序文中说:“乙丑冬,予客成都之碧鸡坊妙胜院,自夏涉秋,与王和先、张齐望所居甚近,皆有声妓,日置酒相乐,予亦往来两家不厌也。”因此作此诗记录,并且,“予每饮归,不敢径卧,客舍无与语,因旁录是日歌曲,出所见闻,仍考历世习俗,追思平时论说,信笔以记成五卷。目曰:碧鸡漫志。”
王灼,字晦叔,号颐堂,南宋遂宁府小溪县(今遂宁市船山区)人。宋代著名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据有关史料记载,其著作现存《颐堂先生文集》和《碧鸡漫志》各五卷,《颐堂词》和《糖霜谱》各一卷,另有佚文十二篇。
诗中的碧鸡,即碧鸡坊。据《汉书》“王褒传”记载:汉宣帝五凤三年,有方士盛言。益州云南有金马碧鸡之神,可祭祀而致。于是汉宣帝封当时四川的著名文人王褒为谏议大夫,持节前往求之。由于诸蛮叛乱,道路闭塞不通,王褒并没有到达云南而只到了川西一带,写了一篇《碧鸡颂》进行遥祭,企图凭借“汉德无疆”,写一篇祭文,就将金马碧鸡召唤到内地去。
唐时,碧鸡坊位于成都西北隅,其地所种海棠特富艳。唐杜甫《西郊》诗:“时出碧鸡坊,西郊向草堂。”著名女诗人薛涛晚年曾移居住此。宋代周辉《清波别志》卷上:“(巴蜀)海棠富艳,江浙则无之。成都燕王宫、碧鸡坊尤名奇特。”
诗中的三井,即三井观,俗称“三眼井”,位于今温江万春三井村。清代的《温江县志》载:“三眼井,邑东北八里,古城垠东。旧有寺。”三井观在宋时相当知名,陆游和范成大等均先后游历,并有诗咏。陆游《游三井观》诗云:
三井久知名,暇日偶一访。栋宇坏欲尽,基址尚闳壮。画墙皆国工,烟云俨天仗。旌旄亚戈戟,佩玉杂弓韔。太古实杰作,笔落九天上。吴生名擅世,睥睨未肯让。规模远有考,意象豪不放。最奇老臞仙,骨立神愈王。石恪虽少怪,用笔亦跌宕。两姝淡蛾眉,非复火食状。尘埃久侵蚀,风雨无盖障。好事未易逢,宁能久亡恙。雍洛劫火余,妙迹尽凋丧。斯游恐难继,伫立增悄怆。
另外,范成大也有《晓诣三井观》一诗。据现存文献记载,三井观的壁画,十分有名,除了陆游诗中提到的五代宋初蜀中画坛杰出的释道人物画家孙知微(太古)的画,还有王显道等人的画。宋代邓椿《画继》卷五津逮秘书本:“王显道,汉州人,本饼师,后学道。专心画龙,格制雄壮。今成都三井观三宝院,有画壁存。”
旧时,成都县与温江县交界。从王灼《碧鸡漫志》自序中我们可以得知,写《戏王和先张齐望》一诗时,王灼客居在成都碧鸡坊妙胜院,时常去王和先、张齐望两个朋友家饮酒唱吟,欣赏歌舞。而王、张二人的居所,即应在三井观附近,或在碧鸡坊到三井的路旁,王灼才会“日日醉踏碧鸡三井道”。王家有“露香亭”,张家有“红云岛”,可赏芙蕖、海棠之景。
川西温江、郫都一带居民自古多喜种植花木,宋时尤以梅花和海棠为最,花间培植以风景,怡然自得。《钦定四库全书》蜀中广记卷六十二,其方物记第四中,陆游在盛赞天彭牡丹时,特别提到三井之花:“……今惟三井李氏……花特盛又有余力治亭馆,以故最得名,至花户连畛相望,莫得其姓氏也……”今,三井故址所在的温江万春仍为花木之乡,农家乐中依旧亭台楼阁,美酒佳肴,迎接着来自成都主城的游客,恰似历史再现。
新闻推荐
昨日是六月第一个星期二,是成都首个常规的博物馆“馆长讲解日”,,观众预约报名十分火爆。武侯祠博物馆馆长助理梅铮铮、杜甫...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