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英姿》
《竹之韵》
7月25日上午,以“活力武侯 博·创未来”为主题的武侯区第六届运动会(残运会)暨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幕式在四川省体育馆成功举办。本次开幕式由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武侯区文化体育旅游局、成都市武侯区残疾人联合会承办,成都商报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执行。开幕式邀请了省、市体育局、残联有关领导,各大媒体单位,赛事相关负责人等共2300余人参与,在精彩的开幕式表演中,大家一同感受了活力武侯的魅力。
以区运会为契机
助推“文创武侯·智慧城区”建设
上午9时30分,开幕式正式开始。国旗、会旗方队,裁判员方队,体育协会、大健康产业、各街道等29个运动员方队着装整齐,迈着矫健的步伐进入会场。在庄严的升旗仪式后,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潘虹致辞。随后,裁判员代表、运动员代表进行了宣誓。
随着中共成都市武侯区委副书记、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政府区长林丽宣布武侯区第六届运动会(残运会)暨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正式开幕,场馆中响起阵阵鼓声,文艺表演拉开帷幕。开幕式表演以“博”为主线,分成《博·承三国 》《博·汇天府》《博·创未来》三个篇章。舞台上动人的身影,伴着欢快的节奏,迈着催人奋进的步伐,都是武侯人心中的热情在释放、心中的阳光在播撒。此次开幕式以现实与古代结合的方式“对话三国”,再现三国文化的神奇魅力,展现蜀地民俗的独特风韵。同时也借此机遇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成都的“三国文化”走向世界。
以举办本届运动会为契机,武侯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战略部署。以成都被列为“国家发展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为契机,武侯区将大力发展武侯区体育产业,着力扩大体育服务和产品供给,促进体育用品制造、健身休闲、创意设计、竞赛表演等产业的发展,助推“文创武侯·智慧城区”建设。
近3万人参赛
为世界赛事名城贡献武侯力量
近年来,武侯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健康中国战略规划,持续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体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全区87个社区实现室外健身设施全覆盖,每年组织全民健身活动460场次以上,参与总人数达85万余人次;全区体育竞技水平显著提高,在全市第十三届运动会上取得66枚金牌、57枚银牌的优异成绩;积极承办NESO全国电子竞技公开赛、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中国乒乓球公开赛、2018乒乓球女子世界杯赛等大型国际国内赛事,为成都打造世界赛事名城贡献了武侯力量。
自2014年起,武侯区平均每年承办国际赛事1项,国家级赛事2项以上,参加省市赛事活动40余次,自主举办区级赛事44场,培育本土特色品牌赛事2个。在区级品牌活动的带领下,13个街道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街道亮点活动,如晋阳街道的“活力晋阳·巅峰球堂”、簇锦街道的“走进四季”、浆洗街街道的“活力在浆洗”、火车南站街道的“走进星期五”等。全区体育工作呈现出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大型国家级赛事常年举办、体育基础设施越发完善的良好局面。
此次运动会是展现武侯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载体,是激发全区人民团结拼搏精神的竞技舞台,也是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增强群众体质的精彩盛会。本届运动会共设田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23个大项239个小项,集结了全区13个老年体育协会参与老年组、25支代表团参与成年组、70余所学校参与青少年组,近30000名队员参赛,是武侯区近年来举办的最大规模的综合性体育盛会。
截至开幕式结束,篮球(成年组)项目、足球(青少年组)项目、拔河项目和棋类项目均对阵完毕,成绩也已通过现场、报纸、新媒体端公示。除此之外,还将有11个赛事项目陆续登场。
据悉,各参赛队伍为比赛积极准备,状态正佳,充分展现了武侯区人民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彰显“智慧·仁厚”的武侯精神,突出武侯充满吸引力、竞争力的特点。
成都商报记者 李博
新闻推荐
近日,58同城APP在近40个城市上线直播看房功能,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以及成都、重庆、武汉、南京、西安...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