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锦江区获悉,《锦江区国际化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于近日正式出炉,将以建设商旅服务和居住生活型国际社区为目标,促进社区形态、公共服务、语言环境、社区治理国际化进程,让社区中外居民工作办事更加便利,生活品质得到提升。据悉,目前选择了基础条件较好、外企和外籍人士密度较大的督院街、合江亭、水井坊、东光、双桂路等5个街道,积极运用国际国内一流标准和成都国际化社区建设指标体系,试点建设商旅服务和居住生活型国际社区。
区内长期居住外籍人士约3000人 5个试点社区打造各有特色
据锦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锦江区长期居住的外籍人士约有3000人左右,他们以外交官、外企高管、留学生、自由职业者居多,主要居住在督院街、水井坊、双桂路、东光、狮子山等街道辖区,人数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此次试点中,商旅服务型国际化社区将在督院街街道按照“大社区”的理念建设,以领事服务、商业商务、文化交流为重点,以满足社区中外居民和企业的多样化服务需求为目标,着力在全辖区提升高端休闲、文化商贸、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服务水平,促进商务商贸、对外交往和社区发展治理有机融合。
在双桂路街道牛沙路社区、合江亭街道大慈寺社区和东光街道翡翠城等社区,则将建设居住生活型国际化社区。以辖区中外居民的服务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品质,丰富文化交流活动,形成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国际化社区形态。
计划开展“社区伙伴融入”项目 鼓励支持外籍人士参与社区治理
根据《方案》,锦江区将以建设国际化社区交流平台、促进社区中外居民融入、提升社区国际化服务能力、营造美丽宜居的社区环境为重点推进国际化社区建设。据悉,在建设国际化社区交流平台方面,将提升社区服务场所整体形象,进一步改善社区外观形象和标识,形成统一、鲜明的社区整体形象。如规范设置社区各类标识标牌,增设中外双语或多语标识标牌等;打造国际化社区服务阵地,总结“外籍人士之家”建设经验,在社区因地制宜设立“国际之家”等服务平台等。
围绕促进社区中外居民融入,锦江区将创新社区治理参与机制,以国际理念和语言探索基层协商民主、参与式治理等机制,鼓励支持外籍人士广泛参与,共同为社区治理和服务出谋划策。同时,计划推动开展“社区伙伴融入”等国际化治理及融合项目,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国际化社区建设活动品牌;加强多渠道、多层次的对外交流活动,促进中外居民的深层互动。同时,还将提升社区生活服务水平,按照国内外一流的服务标准,全面提升外籍人士相对集中居住小区的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如立足现有学校资
源优势,扩大试点区域内中小学校的国际交流合作。成都晚报记者 罗斯
新闻推荐
俗话说,人老眼先老,这是生理上的一个自然退化现象,谁都无法避免。但眼疾除了关乎视力,还与全身健康、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很多...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