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又称对联、对子,从四川发源,与诗、词、曲、赋并列,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昨日,有“中国民间(楹联)文化之乡”美誉的天府新区三星街道,再添“中国最佳楹联文化之乡”“中国楹联创作基地”两块“金字招牌”。今日,就请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走进三星,近距离了解三星如何继承、发扬和打造这样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成都创建世界文化名城建设添砖加瓦。
传承千载 小镇名片走出“家”门
据不完全统计,楹联文化落户三星已有两千余年,当时家家门口挂上字帖以祈求平安,而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楹联文化,而三星街道有系统的组织、学习和创作楹联文化则要追溯到32年前。1986年,三星楹联协会正式成立,在三星街道的大力扶持下,三星楹联协会高速发展,会员从最初13人发展到如今的88人,涵盖了从20岁的青年到80多岁的老人,涉及各行各业。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因此每年春节前夕,三星街道都会免费提供笔墨纸张,由协会会员书写,赠送给辖区内每一位居民。同时,三星街道还将送春联活动辐射到周边地区,深受群众欢迎和社会好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三星楹联已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三星的每一位居民,并辐射到周边地区。
如今的三星楹联,早已走出乡镇、走出成都、走出四川,在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全国农运会等重大节日都出现了三星楹联的身影,成为了天府新区三星街道又一张靓丽的名片!
活动丰富 楹联文化生根发芽
走进三星街道南新村,家家户户门口的楹联各式各样,内容丰富多彩,让人目不暇接。“我们今年6月开展了以‘家训、家风\’为主题的楹联有奖征集活动,吸引了广大居民积极参与,这一活动也得到了中国楹联协会的广泛认可和大力支持。”三星楹联协会会长徐敬春说,“尤其是南新村,家家户户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并以楹联书法的方式加以体现和固化,用艺术精品来进行阐释。”
在三星,诸如此类的活动还有很多。不仅如此,三星还十分重视楹联优秀人才的培养,让楹联文化走进校园,在三星中、小学、成教校和老年大学都开设了楹联特色课程,学生们都积极参与楹联创作培训,让楹联文化在这座小镇生根发芽。
三星楹联,是三星人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孜孜不倦的追求,是三星人探索社区发展治理和乡村振兴的有力实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天府新区三星街道以楹联文化为切入点,进一步助力天府文化的建设,打造天府新区文化创意和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为成都市打造世界文创名城、世界旅游名城、世界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国际音乐之都、国际会展之都添砖加瓦。
新闻推荐
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蔡尚伟: 从华语语境过渡到全球语境 创作全球影响力的作品
蔡尚伟“现在成都的文化品牌里,熊猫其实是有品牌无文化。全球人都知道成都有熊猫,但是不得不说没有关于熊猫的作品可以在世...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