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文化传播公司制作的明信片
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带着一只萌萌哒的熊猫在宽窄巷子门口拍照、在人民公园划船、在杜甫草堂写诗、在文殊坊吃糖葫芦、在春熙路逛街……这些独具成都特色的《玩转成都》系列明信片出现在成都各大书店和景区。
明信片出自一个叫小林文化传播的公司,几年来,该团队从一个人发展到10多人,明信片从成都销售到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用创始人钟小林的话说:“用心创造美,用创意赢得市场。通过明信片这种载体,美观、环保,还能传播书信文化和天府文化。”
当爱好成为事业
她把熊猫和成都方言画到明信片上
“你这个画还应该处理一下,在画画的时候既要考虑受众,还要把我们对作品的灵魂赋在作品里。”昨日下午,记者来到明堂创意工作区B区4楼小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办公地点,首先被吸引的是空间里布置的巨幅狗年明信片,然后就听到小林创意创始人钟小林指导工作人员工作的声音,工作起来的她严肃认真。
钟小林从小喜欢画画,大学毕业之后在一家设计公司上班,但做的是玩具设计,她会利用业余时间画画,积累多了,就把平常积累的画做成明信片,拿到景区和书店去卖。“那个时候我喜欢画一些文艺和小清新的画,还有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也比较感兴趣。销售效果还不错,我就想,为什么我不把爱好做成自己的事业呢?”
2013年冬天,钟小林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开始明信片创意之旅,“其实就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画画和市场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很多事情都顺其自然了。”
自己开了公司之后就不能只顾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还需要结合市场,于是钟小林就想,要做一款产品,尤其是文创类的产品,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把文化和自己的产品结合起来。于是,就出现了以熊猫为主要载体的系列产品,成都方言、四川话、玩转成都等系列产品受到了顾客的欢迎。
“我们在创作的时候,加入了很多现代元素和国际化的元素,这样的产品才能适应这个不断变化和升级的时代。”钟小林说,做明信片,文化底蕴、创意、故事三者缺一不可。
一个系列作品,从创意绘画打样到印刷,需要一个月时间,钟小林始终记得有一个系列明信片的信封,光小样就做了十多次,“对产品我们始终坚持着最完美,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顾客来说,明信片不仅仅是一张卡片,一张3元多的明信片背后饱含书信文化、漫文化以及美的哲学,而且还是一个传播文化的窗口。”钟小林赋予了明信片太多的内涵,所以每一样产品他们都精益求精,而且不断创新。
十二生肖、中国传统节日,这是小林创意今年《最美中国系列》的产品,第一批产品今年4月刚刚上市。“我们把四川和成都的系列产品都开发得差不多了,在各大景区和书店都有小林创意的产品,甚至针对每个景区都做了不同的系列产品,今年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开发‘最美中国\’系列。”
将生活融入创意
要用明信片画出成都的时尚与优雅
“成都最中国,青羊最成都。”钟小林说,作为中心城区的青羊是弘扬天府文化独特韵味的重要承载地,拥有开放、人文、现代、优美的独特城市气质。
钟小林非常喜欢明堂创意工作区所在的青羊区奎星楼街。“从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我就在这里,亲眼见证了整条街巷的变迁和发展,现在越来越爱这条巷子了。”她说,奎星楼既安静又热闹,既古朴又现代,这里离宽窄巷子也只有几条街之隔,离文化中心都很近,在这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底气。
钟小林告诉记者,公司刚成立的时候,作为成都文创人集结地的明堂A区慢慢受到外界的关注,当时她本想把公司从奎星楼11号的院子里搬到明堂,但办公区域全满,后来听说明堂打造B区,就赶紧预订了现在的办公区。“这里不管是用来办公,还是做产品展示都特别适合。”钟小林说,希望能在这里用明信片画出成都的时尚与优雅。
闲暇时间,钟小林和同事常常到楼下不远的奎星楼美食街“打望”。这条不足500米的街道集聚了40多家大大小小的网红餐饮店,每到饭点,这里就是“好吃嘴”们的聚集地。钟小林和自己的团队也观察到了这一点,他们创作了《最成都最有味——成都吃客》系列明信片,大家耳熟能详的二孃鸡爪、冒椒火辣等餐厅都成了他们创作的灵感源泉。
“我们希望在保持产品有文化内涵、接地气的同时不断坚持创新。”钟小林说,比如“成都吃客”中极受欢迎的熊猫明信片,画面中,一只熊猫拿着排号单站在人群中等位子,萌萌的表情憨态可掬、十分讨喜……
“那是我和朋友在冒椒火辣吃饭排队时冒出的主意。”产品推出后果然大受欢迎,甚至有很多外地网友表示,要拿着这套明信片挨家挨户尝一遍,才是吃货的最高境界,不枉来成都旅游一趟。
新闻链接
青羊全力推进 “文化+”创新中心建设
“当前,青羊区正以成都市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大会精神为指引,围绕‘千年蜀都·文博青羊\’定位,全面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青羊区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区正加快建设“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区”和“天府文化交流与集中展示中心”,为成都“三城三都”建设贡献青羊力量。
注重高质发展,全力推进“文化+”创新中心建设。依托少城国际硅谷,青羊正加快视井、草堂文博、峨影、西村、非遗、明堂6大市级文创产业集聚区建设,重点发展文博艺术、影视传媒、时尚演艺、文化体验等新兴业态,构建文博创意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加快文化金融融合发展,着力开展文化金融机构、人才、项目招引,推动设立“文创支行”“文创通”银企融资信息平台,积极创建“文化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
围绕该区重点产业布局,青羊积极推动“创投+孵化+市场”新型载体建设,促进已建载体提档升级。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创新创业载体19家,总面积达44.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团队)近500家;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逐步打造具有青羊特色的载体梯次孵化体系。现已认定了“明堂青年文化创意中心”等13家各具特色的区级载体,逐步构建了由创业苗圃、企业孵化器、专业楼宇、众创空间等各类载体构成的梯次孵化体系。
陈静 闫青 本报记者 李自强 白洋 文/图
新闻推荐
国庆自驾广西路遇车祸救人现场。10月4日,国庆长假第4天。中午12时16分,成都市纪委派驻市林业园林局副局级纪检监察员李...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