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昶(右)和公司员工一起忙着处理进出口订单
?
随着消费升级,如今,我们已经可以通过越来越多的渠道购买来自全球的精品好货。围绕跨境电商产业链上下游,包括电商平台、导购返利、运输配送、金融服务等多个细分领域,正在成为不少创业者的赛道。
在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毕业于北京建筑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苏昶经营着一家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这家成立于2017年的跨境电商企业,聚焦婴幼儿奶粉辅食、母婴用品、家居日化等产品,搭乘中欧班列(成都),从原来的单一货物代理进出口,发展到现在集货代、关务、保税仓储、贸易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贸易额从去年的3000万元,发展到今年上半年的7亿元,预计全年将完成进出口15亿元,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海淘”事业遇瓶颈
2013年以前,苏昶从未想过自己会与跨境电商扯上关系。女儿出生,他升级成为一名“奶爸”,也让他开始对奶粉等母婴产品的种类、品质等有了研究。
苏昶发现,国内家庭对海外精品母婴产品已形成“刚需”,母婴海淘市场是一片新蓝海。恰逢我国跨境电商从2012年12月开始启动试点,在德国从事进出口贸易工作的朋友鼓励下,苏昶转型做了一名“海淘”,两个人分别组成了两个跨境贸易团队,一个负责国内销售,一个负责国外采购。
那时,国内跨境电商行业刚刚起步,市场空间很大,苏昶抓住发展风口,多次奔波广州、上海等跨境电商服务试点城市,通过在当地购买货代服务、租用保税仓库等方式,业务量实现了增长。
对于跨境贸易来说,稳定的货源、强大的供应链都是决定企业发展的基础环节。苏昶的货源问题不难解决,此前依托海淘导购积累了丰富的上游供应商资源,目前,已与全球多个知名厂商、大型超市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难的是属于自己的一套供应链,这才是核心竞争力,“海运慢,货品易受潮;空运快,但运费太高。”苏昶的事业遇到了瓶颈。
班列带来的机遇
2017年4月1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苏昶抓住机遇,注册成立四川邦达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成为第一批入驻成都青白江保税物流中心的企业。
在青白江,苏昶在创业的道路上完成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投入大量资金打造自己的保税仓库;第一次成立拥有60余名工作人员的大团队……一条跨越中欧大陆的铁路,不仅联通了中国和整个欧洲,也为苏昶的公司带来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青白江是中欧班列(成都)的始发地,依托于此,不仅可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更可以为其他贸易型公司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随着中欧班列(成都)线路密织成网,苏昶的商品每天都源源不断地搭乘着中欧班列(成都)来往于欧洲和成都之间。
“每周发三趟到波兰华沙、发两趟到荷兰鹿特丹……” 10月4日下午,虽是假期,苏昶和他的团队却没法休息,在位于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保税仓库,划分为出口、进口等区域,宽阔的场地上,3台叉车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货品转运作业。“我们公司现在出口拼箱每周大概25个集装箱,进口拼箱有1-2个,实现全国提货、全程物流服务。” 苏昶坦言,目前自贸区的相关政策支持力度非常大,随着相关配套措施逐渐完善,还将迎来更多的机遇。
罗冬梅 本报记者 赵荣昌 文/图
新闻链接
“创新”将是青白江今后5年发展的关键词
按照规划,青白江区提出要建成全国最大的国际铁路港。在为整个成都和四川省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支撑的同时,也为青白江区域发展带来机遇。目前,该区正在着眼于长远做好顶层设计,加快编制完善市场布局、港口建设、产业发展、国际港贸易区等各项专项规划;加速推进各项建设工作,力争用3年时间把成都国际铁路港建成为全国功能设施最完善、通达能力最突出、通关服务最便捷的国际铁路港,并用好保税物流中心(B型)、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等优势条件和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进境肉类指定口岸、进境水果指定口岸等平台功能,打造国际铁路港贸易区和中西部外向型产业高地;推进多层次区域合作。
此外,青白江区主要负责人认为,“创新”将是今后5年推动全区发展的关键词。紧抓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等机遇,青白江区将以老工业片区及其周边15平方公里区域为核心,结合“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先进材料、智能装备和产品、智慧能源装置装备、绿色建材和建筑工业化四大引领性产业以及新型商用车制造、粮油食品加工两大优势产业发展,把创新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新闻推荐
“网红火烈鸟”扮靓成都90后婚礼。(受访者供图)国庆参加了几场婚礼,送了多少份子钱?是不是感觉朋友圈都被婚庆承包了?...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