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毛边书局”即将再次开业 走,到书院找寻“老味道”

来源:天府早报 2018-10-08 02:13   https://www.yybnet.net/

还有部分书籍等待整理

■天府早报记者赵霞

一提到毛边书局,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一说起傅天斌,在圈内也是名声在外。曾经在成都市区一个小区里有一个赫赫有名的“毛边书局”,在一个100平方米的房间里,堆放了约8万册旧书,书局主人正是傅天斌。20年来,“毛边书局”流通了200万本旧书籍。

近日天府早报记者来到了位于成华区桃蹊路街道的“毛边书局桃蹊书院”,全新的“毛边书局桃蹊书院”由成华区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新旅体局引进,由“毛边书局”傅天斌与桃蹊路街道共同打造,可谓是焕然一新。截至目前,全新的“毛边书局桃蹊书院”已经进入最后的整理环节,要不了多久就能开门迎客了。

“毛边书局”将实现10万册图书流动

来到“毛边书局桃蹊书院”,只是大门口就透露着与众不同,阳光照射上去,红色的木质大门配以金色门扣看上去有很气势,缓缓推开大门,嘎吱嘎吱的声响,让人仿佛一下就穿越回了那个古老的年代。

走进书院,一楼的阅览区透露着新时代的气息,各种移动终端把这里装扮得非常时尚。通过楼梯记者来到三楼,这里正是“毛边书局”的精髓所在。

首先引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空间,现在的整体面积是以前的三四倍,由于空间更加宽敞,因此图书可以“大展拳脚”地展出在市民面前了。“图书流动性很重要,新书店计划有10万余册书流动起来。”傅天斌讲到,之后还会慢慢填补书籍的空缺,增加书局存数量,以满足更多不同市民的需求。

书局里整齐划一的书架和以前也是对比鲜明,崭新的书架上,泛黄的书籍整齐地排列着。傅天斌介绍,这里的书架、书柜、桌子、椅子等等都是定制的,全是传统中式的。记者也注意到每一件上面都有“毛边书局桃蹊书院”的LOGO。记者看到,在书局的一个角落里,还堆放着几个麻袋和一些还没来得及上架的图书。傅天斌说要将剩下图书整理完成再上架,预计还得一周时间。

为了保证图书的流动性,新“毛边书局”将从安仁和清溪两个仓库拉书来,至少保证10万册图书。傅天斌表示,“对于书店来讲,最重要的就是流动性。不是说这儿有5000册书放在这里,就等它那么多一直放着,要增加图书的传阅,更多的发挥图书的价值。”

然而面对数量如此巨大的图书,到底应该如何摆放,怎么摆放又是最好的呢?傅天斌自有一套妙招,在摆放书籍时他通常会从自己对于书籍的分类来安排,比如先归纳以地方志、天府文化、成都文化等,再在各个领域里细分。再是比如历史类书籍,又分为人文历史和地方历史等等,就会把地方历史的书籍尽量都放在一格里。

如何管理维护还在商榷之中

如今的“毛边书局桃蹊书院”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整理阶段,即将开门迎客。喜事临门原本应该眉开眼笑的傅天斌此时脸上却透出一丝忧愁。

“如果说以前的毛边书局做的是一种情怀,那么现在跟政府合作开书院,确实也面临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前的老店,店面小就我一个人管理都可以,现在不同了,政府给予了这么大力度的支持,书局环境变得这么好了,我既高兴同时也有压力啊。现在除了书籍的管理,书局环境的维护,书院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人来支撑,特别是这么多的书籍,如管理维护都是需要思考的,目前这里工作人员已有六七人,对于他们的管理也是一门学问呐。”傅天斌讲到。以前偶尔周末会请几个大学生志愿者,帮忙录入书籍信息,然后支付一定的费用。而现在,新书局的图书到底应该采取哪种方式来管理,目前都还在商榷之中。

当记者问傅天斌,“走到现在,你后悔吗?”傅天斌笑了笑说出了他的想法,“在新书局装修的时候,曾经一位台湾书友来到成都,想去老店看看,想到老店现在又脏又乱,就说介绍他来新店,结果被拒绝了,理由是这样的新店到处都有。听到这样的话,我还是比较理解的,但是我告诉他,你如果来到我们新店,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毛边书局\’还在,还是那个毛边书局,有温度、有味道。在这里同样可以感受阅读之美。”傅天斌表示,既然选择了就不会后悔,无论和谁合作想的都是如何把毛边书局越做越好。

有书友每周到新店当志愿者

由于新店的装修、筹备等很多事情都需要傅天斌忙上忙下,因此,毛边书局老店也已经关闭了四五个月了。在这期间,很多书友都发来消息或者直接打电话问,“毛边书局到底好久开啊?”甚至还有等不及开业就直接找上门来了的。

“有一位西安小伙,他现在在成都工作,每个周末他都会来到毛边书局新店免费当志愿者。”聊到这位30多岁的小哥,傅天斌终于露出了笑容,他开心地向记者介绍到:“这个小伙是从事IT行业的,他们每周只有一天的休息时间,他却把这仅有的一天都献给了毛边书局。”西安小伙非常喜欢成都这座城市,也很喜欢读书,他并不觉得帮忙整理书是一项工作,而是非常享受在整理书的过程中可以看书,感受成都的文化,享受这种慢节奏的时光。

在这些迫不及待的书友中,最让傅天斌印象深刻的是一对母女。“那位母亲带着女儿第一次来我这儿的时候,她非常开心地跟我说‘我们家门口终于有书店了。\’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我非常感动,一家小小的书店,她的女儿每周都可以来这里看书,我也觉得很欣慰。”

一位叫石榴的小女孩,是一名初中生,她现在每周都会到书店来做志愿者。懂事的小女孩做事很麻利,而且特别环保。“有一次她买了一袋书,给她袋子装她不要,说是家就在附近;毛边书局在3楼,她也不坐电梯,还是为了环保。”这些行为都让傅天斌刮目相看。他也直言正是像这样爱读书、爱生活的人们,是自己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现在每天平均都有五六个人会问我,毛边书局什么时候开张,这就让我更希望把这家店做好,才能不负大家的期望。”

在新店修建的4个多月时间里,傅天斌分身乏术无法顾得周全,但他都尽量让“毛边书局”不“停业”,虽然终归受了些影响,但傅天斌没有让这根线断掉,而是将它延续下来,让“毛边书局”一直都在,让这份情感一直都在。

最大特色

“毛边书局桃蹊书院”现在最大的特色就是打造“天府文化、巴蜀文化墙”,在书局的最左靠墙一侧,所有的书架上全部摆放的都是与天府文化、巴蜀文化相关的书籍,约1-2万册。“这样整齐地摆放书籍,不仅能方便读者功能性的查找,也是方便图书管理者。”傅天斌一边说着一边很轻松地找到了一本他需要的书。

温度依旧

“你如果来到我们新店,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毛边书局\’还在,还是那个毛边书局,有温度、有味道。在这里同样可以感受阅读之美。”傅天斌表示,既然选择了就不会后悔,无论和谁合作想的都是如何把毛边书局越做越好。

新闻推荐

红利共享“一带一路”倡议带动 产业升级与城市转型“双轮驱动” 观青白江区“智慧产业城”蝶变新生的生动实践

▲▼青白江区“智慧产业城”效果图刚刚过去的“十一”大假,青白江智慧产业城“智慧产业大道”项目建设现场丝毫没闲着。4...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毛边书局”即将再次开业 走,到书院找寻“老味道”)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