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成都 今日新都 今日温江 今日双流 今日郫都 今日简阳 今日彭州 今日邛崃 今日崇州 今日金堂 今日大邑 今日蒲江 今日新津 今日都江堰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今日成都 > 正文

不拘一格降人才,青岛 “来了就是青岛人”“用一流人才,干一流事业”……与青岛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9-12-17 05:11   https://www.yybnet.net/

今年来青岛人才招引盛会不断。招才引智篇

文/半岛记者景毅图/半岛记者孟达

12月的青岛,空气清冷而干冽。忙碌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却真切感受到了来自城市的温暖与热情。

在这个即将告别2019年的月份里,青岛获得一项似乎有些“出人意料”的鼓励:在广州举办的“中国年度最佳雇主颁奖盛典”上,青岛与成都、宁波、无锡上榜年度最佳引才城市。理由是“这些城市在人才竞争中成绩亮眼,不仅引得来、还能留得住,人才质量也在持续提升。”

循着这一喜讯,我们回望2019年走过的路,分明读到了关于人才与青岛相互吸引相互成就的故事。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城市最大的动能,是城市发展最深厚的底蕴。在“学深圳赶深圳”的征途中,视人才为第一资源的青岛,在“招才引智”攻坚战中持续发力:一条条抢人政策、一场场求贤盛会、一项项留才举措……站在国家战略发展新起点的青岛,从未像今天这样求贤若渴。

“来了就是青岛人”“用一流人才,干一流事业”……一声声温暖和有力的话语,释放着这座城市的诚意,激发着蓬勃向上的动力。

>>>姿态之变

城市包容性提升——“来了就是青岛人”

“现在我每次从上海的家里来青岛,都会跟家里人说我‘回’青岛了。”青岛信联科创科技有限公司CEO朱沂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2017年7月来到青岛组建团队创业。在这个走南闯北20余年的创业者眼里,青岛已经不仅是他现在事业的“家”,更是他愿意亲近和用心生活的地方。“在青岛,越来越觉得自己不是‘外人’了。”

朱沂坦言,与北上广深等城市相比,青岛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但改变正在发生。

朱沂的公司有很多从外地来的同事,最开始申请人才落户补贴时很不顺利,各种证明材料要准备一大堆,备齐了也不一定能通过,其中一个同事先后忙活了半年也没申请下来。然而到了今年,效率突然一下子变快了,补贴奖励一个星期就办下来了。

类似这样的例子正变得越来越多。“前两天我们一个副总请假去办落户,当时担心上午可能办不好,干脆请了一天的假,结果出门不到一个小时就回来了,我本以为是没办成,一问才知道他用手机提前预约后,带齐资料到现场后5分钟就办好了。”

为了吸引人才,青岛可谓“倾其所有”,凡是先进城市做到的服务,都要做到位;凡是符合政策条件的,能给的绝不含糊。

众所周知,“来了就是深圳人”是反映深圳开放包容气质最有代表性的一句话。不夸张地讲,在深圳10个人的聚会,口音就有可能涉及到10个省市。不过,大家讲的虽然是南腔北调,可丝毫不妨碍信息和心灵上的沟通。

作为学赶的目标,青岛在招才引智上也向深圳学习,尤其是理念、观念方面。如今,“来了就是青岛人”不仅被青岛市主要领导在多个重要场合提及,更是写入了《中共青岛市委关于“学深圳、转作风”机制建设的意见》红头文件中,成为自上而下的思想共识:学习深圳开放包容的城市特质……让各类企业、各类组织、各类人才同场竞技、平等竞争,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吸纳人才,大力倡导“来了就是青岛人”。

过去在网络上,偶有年轻人吐槽青岛工资不高、机会不多、上升空间有限等问题,青岛一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并通过不断改变,努力回应每一个有志年轻人的期待。

为了吸引青年人才,面向毕业生的就业创业,青岛出台“人才新政”,从落户、购房(租房)补贴、安家费等方面,给予年轻人更多“优待”。

针对年轻人普遍反映的青岛住房成本高的问题,青岛实施了青年人才“留青行动”,为符合条件的博士、硕士提供15万、10万元的安家费,将住房补贴扩大到本科毕业,对在青就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取得全日制研究生、本科学历,且获得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分别按照1500元/月、1200元/月、500元/月标准发放不超过36个月的住房补贴。

再比如,简化落户程序,全日制本科生、硕士、博士凭毕业证等材料,即可实现“一个窗口”“一次办结”。在创业激励扶持方面,可按照项目或人才层次,给予创业项目40万至1亿元不等的补助,并可在一定期限内免减办公用房租金。

“来了就是青岛人。”一句温暖而朴实的话语却透射出这座城市包容性自内而外的变化。

>>>思路之变

“要站在未来看人才,增强全市人才活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同时也是稀缺资源。当下,全国各大城市正在上演“抢人大战”,争相用最优惠的政策、最贴心的服务来吸引人才聚集。在这场大战中,青岛又该如何打出自己的特色呢?

过去一提招才引智,就是政府部门今年又办了几场活动,会上签了多少个项目;组织了几场招聘会,有多少人投了简历……似乎招才引智都是政府的事,而用人单位参与引才用才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而如今,这种引才的思路正在转变。

就在上个月,青岛接连举办的两场人才盛会,青岛引才的“招数”有了明显变化。

在“蓝洽会”(青岛蓝色经济国际人才暨产学研合作洽谈会)前期,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通过线上平台与海外项目团队有了“初见”,期间即时对接、密切追踪,感情逐渐“升温”。此次“蓝洽会”则让本地企业与人才项目“一拍即合”。

而在首届中国·青岛国际人力资源高峰会开幕式的同时,人力资源产品展、青岛HR创新项目评选会、产品路演与交易……一场场人才与智力的交流活动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企业、人才和项目真正成了“主角”。以会为媒,搭建平台,促成企业与国内外高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间产品与技术的供需对接、项目与资本的深度融合。

“要站在未来看人才,增强全市人才活力。”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清宪强调,要“学深圳、赶深圳”,站在城市未来发展高度,立足青岛产业基础,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把组织工作与人才工作、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人才成长与企业成长结合起来,超前谋划、前瞻布局,主动发现、培育、引进顶尖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据了解,截至目前,2019年青岛市集聚各类人才22.4万人,人才总量突破205万。“高精尖”人才集聚优势明显,在青各类院士155人(驻青及长期在青院士34人、聘任院士26人、柔性引进院士95人)、省泰山系列人才工程人选602人。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连续8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前十强……

在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中,有一个数字格外令人欣喜:青岛对青年人才吸引显著增强,在青高校毕业生留青率达到48.6%,同比提高8.6%。

此前,脉脉联合京东发布《2019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报告》。在这份榜单的“毕业生去向热门城市”排行中,青岛排名全国第8,北方城市中仅次于北京。

大学生求职平台梧桐果发布的《2019届中国校园招聘报告》显示,在2019届中国985/211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城市中,青岛排名第五。

得人才者得天下,得青年者得未来。人才思路的转变正让青春之岛的底色尽显,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新闻推荐

互学互鉴 为世界文明贡献亚洲智慧

文化学者和媒体代表建言中日韩文化合作互学互鉴为世界文明贡献亚洲智慧12月15日上午,2019中日韩名记者对话会在成都举...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放歌青藏 (一)2019-12-16 08:39
猜你喜欢:
评论:(不拘一格降人才,青岛 “来了就是青岛人”“用一流人才,干一流事业”……与青岛)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