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采用“市场主体智慧监管系统”
在成都,一款专职服务于企业健康检查的深度“体检仪”问世,往后,将负责为成都数百万市场主体在全生命周期中执行“体检”“诊断”和“开处方”。
成都市市场主体智慧监管平台,是通过搭建“一体两库三维度”。
立体化的监管网络,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优化市场监管流程、推进监管资源整合。
纵横联动
形成综合监管应用网络
构建立体化监管网络。建立“一体两库三维度”监管网络:“一体”即“1+3+N”模式,建设一体化平台,实现市、区(市)县、街道(乡镇)三级全覆盖,为各部门量身定制N个功能模块。“两库”即应用系统库和信息资源库,为大数据、广覆盖,小切口、智能化创新监管方式提供支撑;“三维度”即建立纵向联通、横向联动、纵横结合的高效联动应用网。
“四个自动”,实现联合惩戒智能化全过程管理。联合市发改委制定成都市联合奖惩目录和措施清单,开发联合惩戒全流程智能化管理系统,将清单800余项措施植入平台,自动匹配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用中国(成都)的联合惩戒信息。通过数据接口、功能插件、直接录入等方式,将联合惩戒对象管理库信息嵌入到四川省互联网+监管平台和监管部门等业务系统,实现联合惩戒任务触发、实施、反馈、查询应用“四个自动”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目前,已归集惩戒信息40余万条,涉及市场主体16.8万户。
以信用承诺,将事中事后监管向事前延伸。在准入登记、信用监管工作系统中增加信用承诺采集和公示功能,在市场准入、信用修复、经营自律各环节采集市场主体信用承诺信息,通过成都信用网向社会公众公示,企业实施信用承诺情况记入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同时,平台运用大数据风险预警模型对经营异常名录、投诉举报等信息进行分析,对涉嫌不履行信用承诺的企业作为双随机抽查重点对象。截至2019年11月20日,累计有109088户企业公示信用承诺。
信息融合
整合涉企多维信息
融合数据。建成企业全景画像和全息档案,平台纵上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省互联网+监管平台、信用中国等系统共享数据资源,横向原工商、质监、食药等业务系统深度集成。运用大数据技术激活沉淀在市电子政务云等数据资源池的涉企信息,已归集涉企数据达3亿余条,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关联码整合数据,建成38维度的企业全景画像和全息档案。
激活数据。建立精细化行业、分类监管对象库,充分应用各部门双告知、审批、备案以“树”形结构,横向为市场监管领域16个部门,纵向为22个区(市)县,分层分类建立市场、学校、特种设备等116个监管对象库。用行业、监管特色标签标识涉及的领域和对应的监管部门,已覆盖具行业监管特征的86万市场主体和13192项非市场主体。
数据互联。平台与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系统互联互通,双方实现信息共享和证据互认,法院自动将主体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送达的信息交换至平台,在风险信息管理库进行标记,市场监管部门依法调查处理。对成都市企业纠纷涉诉分布情况、各行政管理区划内企业主要涉诉案由、重点企业涉诉、行政部门涉诉情况等,综合运用行政监管数据和司法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科学预判市场风险、精准服务企业发展,实现“三个留痕”,即政府管理信息留痕、信用记录留痕、企业发展历程留痕。
智慧高效
大数据信用积分评价
创新信用积分评价和动态风险管,理实施分级分类精准监管。市场主体智慧监管平台与信用积分管理平台互联互通,全市35个成员单位按照“1+2+3+N”信用评估模式,共同参与积分指标和规则的管理,平台自动计算信用积分和评定等级。建立登记事项、投诉举报、司法诉讼等9类大数据动态风险分析模型,以“定性+定量”“动态+静态”方式反映市场主体信用风险状况,实现全域成都市场主体信用积分等级全覆盖,有效提升信用风险预警和动态监测能力。
丰富大数据应用场景,支撑科学监管决策。建立成都市240余万户市场主体族谱关系数据网,从多个维度开展个体画像和群体画像分析。深化监管数据与地理信息、可视化技术融合应用,开展登记事项、学校重点区域等业态和风险分析,为精准监管和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筑牢基础。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中心
记者蒋沁芮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诗柯)近日,在成华区白莲池街道办统筹下,司法所、社区调解员、律师等合力化解一起“折磨”当事双方多年的纠...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