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交龙钮“太上皇帝之宝”
故宫,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是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作为24位明清皇帝的住所,这里不仅承载了宫廷仪典的隆重威严,也有“含饴弄孙”“其乐融融”的生活之趣。
12月26日,由金沙遗址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主办的《金玉琅琅——清代宫廷仪典与生活》展览将在金沙开幕。展览以故宫博物院藏123套(158件)清代皇家御用金、玉器珍品,讲述清代宫廷中皇家祭祀、万寿、大婚以及过年的仪式和习俗,让市民“走进故宫”,一睹最真实的清代宫廷生活。
大饱眼福
金玉满堂的视觉盛宴
金,璀璨而珍贵,自古便成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玉,温润而美好,历来被视作祥瑞和品德的代表。在中国,金、玉器的使用历史源远流长,到了清代,各式金、玉器造型多样、纹饰繁复、选材精良、雕工精巧,铸金治玉技术空前发展,达到中国古代金、玉器发展新的高峰。
据介绍,金沙遗址出土金器300余件,玉器2700余件,居同时期遗址出土金、玉器数量的前列,彰显了三千多年前古蜀金沙文化的辉煌灿烂。
此前,金沙曾分别举办过玉器和金器的专题展览,把金沙的金、玉器置于中华文明的广阔范围,讲述地域和时代间的文化交流和传承。本次展览则从故宫博物院180余万件(套)藏品中,精选了清朝宫廷仪典中使用的金、玉器123套(158件),其中不乏“金瓯永固”杯等在《国家宝藏》中出现过的“明星文物”,旨在以金玉为馔,邀请观众走进展厅,再度感受金、玉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风格独特
“网红皇帝”高调来成都
故宫展,当然少不了永远的“C位”——乾隆皇帝。这位皇帝被人戏称为“画卷弹幕狂魔”,他酷爱名家翰墨丹青,欣赏之后常常盖上鉴藏玺印或是题字作诗。例如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原文短短二十八个字之间,乾隆皇帝书写了上万字的读后感,还盖上数枚大印。
除了喜欢在古代书画上题字,乾隆皇帝还十分热衷于收藏古玉,来自良渚文化的玉璧、古蜀文化的玉璋等早期的玉礼器都被收入宫中,供其品评鉴赏。不仅如此,他还会将题诗、铭款镌刻在古玉上,使这些“古董”玉器从祭祀礼器变成了一件件个性鲜明的装饰品。本次展览中展出的良渚文化玉璧、玉琮、周代玉圭等多件古玉,都可以看到乾隆的“创意点评”。这次乾隆御题“弹幕”具体是什么内容?12月26号到金沙去揭晓吧!
节日典仪
最“贵”的仪式与最朴素的愿望
这群大清朝最尊贵的人们,曾在紫禁城中哭过、笑过、成长过,那么他们被“奢侈品”包围下的生活是怎么样的?皇帝坐拥天下,什么样的生日礼物会得到他的欢心?他们过年会发压岁钱、贴春联吗?帝后大婚,会不会也要送嫁妆、收彩礼呢?
这些问题的答案,统统可以在此次展览中找到。祭祀、万寿、大婚、贺岁,宫中每一个重要仪典,都倾注了众多人力物力和财力,举办时间甚至绵延数月,可谓“仪式感”满满。
据介绍,此次展览分“敬天法祖”“万寿盛典”“龙凤呈祥”和“辞旧迎新”四部分,使用大量场景复原、多媒体设备和投影,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这些节日庆典的当时当地,感受奢华而繁复的宫廷生活。
纵然是大清朝最尊贵的人们,面对人生中最为重要的时刻,拂去繁缛的礼节与厚重的规制,留下的依然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透过此次展览,观众可以看到这些承载了沉甸甸祝愿的展品,例如绣着“龙凤呈祥”的荷包,嵌着“大吉”的挂屏,白玉岁岁平安图瓶……各种寓意吉祥的物件儿,历经千百年的岁月流转,将这份对未来的期盼深深植根于每一个人的心底,让人们对传统、对历史也能更增添一分理解和敬意。
据悉,《金玉琅琅——清代宫廷仪典与生活》展览将展出至2020年4月5日。看清宫剧,不如来金沙看看帝后妃子们最真实的生活。红星新闻记者 陈谋
重点文物(部分)
乾隆御题玉璧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故宫博物院藏
玉璧一面刻乾隆御制诗《咏汉玉素璧》,在诗注中,乾隆帝认为“此璧似经火”,可见当时人们对玉器的鸡骨白沁并不了解,以为白色的沁是经火所致。诗文旁还砣刻有篆书“乾隆御玩”印章。
玉牙璋
商三星堆文化
故宫博物院藏
玉璋与玉圭、玉璧、玉琮、玉璜、玉琥一起合称为“六瑞”,是古代祭祀天地四方的礼器。从造型及玉质看,此件玉璋具有四川三星堆文化的特色。
嘉庆款青玉“寿”字渣斗
清嘉庆
故宫博物院藏
渣斗又名“唾盂”,造型来源于瓷器。此器颈上阴刻四个“卐”字配长飘带,腹部对应处琢四个团“寿”字,寓“万寿”之意。嘉庆款的玉器较为少见,但目前所见清宫旧藏玉渣斗,带有嘉庆款识的居多,可见皇帝的偏好。
铜镀金甬钮桥口镈钟—夷则
清乾隆二十六年
故宫博物院藏
镈钟是中和韶乐专用的礼乐重器,一套十二枚,依清制十二音律琢制而成,对应一年十二个月,每月依音律用当月之镈钟,“夷则”律镈钟则为农历七月所用。
白玉五蝠团寿纹圆盒
清
故宫博物院藏
盒盖面凸雕五蝠纹,中心为篆书团寿字纹,有“五蝠捧寿”之意。盖身浮雕缠枝莲纹,伴有花叶,口沿处饰雷纹。盒盖与盒身上下以子母口相扣,可密实扣合。
乾隆御题“五福五代堂记”碧玉如意
清
故宫博物院藏
如意上刻有楷书填金文《五福五代堂记》。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帝喜得玄孙,一堂五世,三年后亲书“五福五代堂”匾悬挂在景福宫内,并特作《五福五代堂记》。
新闻推荐
媒体记者在成都地铁10号线花桥站拍摄作为月底前将要开通的另一条线路,10号线二期也备受关注。昨天,成都地铁运营公司首次组...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