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玻璃球、运气球、硬地滚球……12月15日下午,成都市武侯区晋阳街道吉福社区正在开展的“健康运动 欢乐吉福”社区趣味运动会,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参加。
“奖品不重要,重要的是邻居们聚在一起热闹了、开心了。”家住交大花园小区的王强说。通过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他认识了很多邻居,还加入社区的“爸爸篮球队”,成为社区活动积极分子。
当天,吉福社区幸福邻里青少年关爱中心负责人杨琼还在筹备第二天的第二期幸福邻里读书会。幸福邻里青少年关爱中心是今年在社区孵化下成立的公益性社会组织,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每周7天不重样开展免费公益活动或低价社区服务,“内容涵盖亲子读书、邻里互助、书法小课堂等。”杨琼说,社区以免费入驻的方式吸引社会组织入驻开展活动,解决了社会组织的后顾之忧,能让大家沉下心来为居民服务。
与杨琼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已扎根吉福社区6年的社会组织——武侯区阳光居家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唐钰婷。吉福社区有持证残疾人118人,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166人,还有低保、优抚人员等,“社区的老人、残疾人过生日、生病住院,我们都要上门服务,平时也会经常去陪伴。”唐钰婷说,他们要为社区的特殊群体提供多达114项的服务。“平时工作中,我们感受最大的是,社区两委也加入到社会组织的服务中来,一起沉到社区大小事务中,帮助居民解决各类需求。”
吉福社区辖区内有18个居民小区,6168户居民、2.2万余人。在探索社区发展治理路径中,社区创新“三社联动”服务举措,突出问题导向、阵地建设和购买服务,提升社区服务的专业性,实现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齐力互动,真正让社区居民感受到“15分钟生活服务圈”带来的便利。
“社区怎么建,群众说了算。”吉福社区党委副书记邓勇介绍,社区通过培育、发展和引进各类社会组织,坚持每周服务7天、每天服务12个小时的“7·12”服务模式,开展多种多样的社区活动,激发了社区发展治理的“主角”积极性。截至目前,在社区服务的社会组织有25家,驻点专业社会工作者13名,涵盖服务各类居民的特色服务项目30余个。访谈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冉敬军: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
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全面加强城乡基层治理能力建设,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近年来,四川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坚持目标导向,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发挥社会组织在“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截至今年10月,四川省共有各级社会组织4.5万余个,成都、绵阳等地探索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三社联动”作用,取得一定成效。
四川省出台了《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文件,鼓励县(市、区)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平台,构建了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依托、专业社工队伍为支撑的社区治理工作机制,探索建立社区基金会,调动社会资源参与社区治理。
下一步,四川省将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党建,构筑党建引领拓宽社会组织参与协商民主渠道;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促进社会组织能力提升;加强社区社会组织人才培养,促进社会组织能力提升。同时,推动建立省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推动政府购买目录进一步完善,进一步规范“三社联动”服务项目的发布内容、申报方式、申报要求、申报条件、工作程序、资金管理以及使用规则等,实现项目化运作和常规性服务有机结合,推动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
新闻推荐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杨金祝)为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员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意识、岗位责任意识和为民服务意识,近日,成...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