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永陵博物馆大门
地宫王建坐像复制品
各个时期的博物馆门票
地宫建造过程模型受访者供图
1940年秋季的一天,为躲避日机轰炸,天成铁路局在成都西郊五里铺的“琴台”遗址下挖建防空洞时,意外发现了一面砖墙,开始认为是汉时“琴台”遗存,便报告给时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的冯汉骥。通过现场考察,冯汉骥认定此遗存为一座墓葬。自此,时隔千余年的五代时期前蜀皇帝王建的陵墓进入人们的视野。1942年,冯汉骥带领四川博物院筹备处在此进行了我国首次针对帝王陵寝的科学考古。1961年,王建墓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元旦,王建墓文管所正式对公众开放参观。
如今的成都永陵博物馆,正是依托这座千载帝陵而设。同时,博物馆定期举办“永陵沙龙”“永庆雅集”“永平学堂”等文化活动,拉近观众与历史距离的同时,还营造出富有诗意,轻松有趣的参观环境。
今年是永陵博物馆开放40周年,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走进这座千载帝陵,一起去探寻那段散落在时光里的蓉城记忆。
一次偶然 千载帝陵重现蓉城
王建墓史称永陵,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归葬之所。永陵选在成都的西北方,距离当时的大西门外不到半公里,为一处高于城内的台地。
战乱时期建立的前蜀政权仅经二世,在王建安葬永陵后7年即为后唐所灭。王建永陵渐渐被历史遗忘,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它却又总是在不经意间闪现,在后来历代成都城市建设中我们还是可以隐隐看见它的身影,亦有文人忆古吊唁,让我们窥见永陵残迹。
“后陵永庆院在大西门外不及一里,盖王建墓也,有二石幢,犹当时物。又有太后墓,琢石为人马甚伟。” 陆游南宋淳熙四年(1177年)所作《后陵》诗序里,展现出了当时永陵的萧条光景。
时间的洪流继续向前,就在我们快要将永陵彻底遗忘的时候,它却意外走到我们面前,激起人们对它的追忆与关注。1940年,天成铁路局在成都老西门外“抚琴台”挖建防空洞时意外发现的墓葬,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1942年9月,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冯汉骥组织四川大学工作人员刘复章、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副馆长林名均、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助理苏立文、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工作人员苏达文等人成立“琴台”遗址考古队,决定发掘这座墓葬。第一阶段的考古发掘,冯汉骥依照近代科学考古的墓葬发掘方法对整个墓葬及附近环境进行了详细的测绘。进入墓室时,冯汉骥采取传统的“掏洞直入”法,从墓葬北墙(即后墙)正中打开洞门进入地宫后室。在清理文物时担心损伤文物,考古人员便用竹签小心翼翼清除其周边的淤泥。
1942年11月底,第一阶段的发掘整理工作结束,此次发掘出土的文物有数百件之多。冯汉骥根据出土的谥宝、玉册等文物,首次确定该墓系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陵墓,即永陵。
光阴流转 从文管所到博物馆
永陵的发掘聚集了冯汉骥、吴金鼎、莫宗江、苏立文、郑德坤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利用当时最先进的考古发掘技术,经过前后两个阶段最终圆满完成。出土的文物中,有世所罕见的王建真身石雕像,有造型特异的“兔头龙身”谥宝,还有墓主身佩的玉大带等。而雕刻于棺床四周的“二十四伎乐”,更是迄今考古发现的唯一完整反映唐代及前蜀宫廷乐队组合的文物遗存。
永陵发掘结束后,由于受条件限制,出土文物被埋入地下保护,地宫也被封存。1949年后, 四川省博物院才将文物从地下取出并妥善保护,永陵地宫本体也重新修缮恢复。为了更好地保护永陵地宫,根据中央文物局的文件政策,当时的川西行署文教厅派刘复章专职守护永陵,这一守便是一生。2008年1月6日,刘复章因病在成都去世,从他的衣服口袋里只找出一张报纸,报纸的边栏有一则关于永陵的小消息,刘复章至死都惦记着永陵。
1979年元旦,王建墓文管所正式对中外游客开放参观,这也是王建墓从单纯的文物保护单位向公共文化机构转变的重要标志。
永陵记忆 小门票有大智慧
“从最开始的王建墓文管所、王建墓再到现在的永陵,博物馆名称变化的背后是几代永陵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据成都永陵博物馆工作人员韩莎介绍,从最初的小纸片到塑胶再到铜版印刷,单是博物馆的参观门票,就经过了多次的更新换代。“最早的票面上只有王建墓几个大字,后来慢慢地增加了‘王建像’‘永陵乐器’‘永陵谥宝’‘永陵乐伎’等永陵元素。现在的门票除了导览图,还加入了英文版本的介绍。”也许在未来,博物馆还会推出电子门票。而这些在韩莎看来不仅是博物馆服务质量的提升,更是社会进步在门票上的一种体现。
在永陵博物馆开放40周年之际,韩莎将自己收集到的博物馆门票、各个时期的宣传页和研究著作进行整理,完成了一篇名为“我收藏的永陵记忆”的图文介绍。“博物馆作为收藏品的重要藏所之一,里面保存了大量人类的记忆。而作为一名博物馆工作者,在工作中也会不自觉地喜欢上搜集,搜集那些属于永陵人的记忆。”韩莎说道。
新闻推荐
文创IP联名让文物活起来 “2019成都博物馆文创IP联名产品设计大赛”巡礼
“这礼是成都”文创产品联名计划启动以成都博物馆馆藏伎乐俑为原型设计的植物蛋白饮品结合成都皮影中的《西游记》元素设...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