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成都 今日新都 今日温江 今日双流 今日郫都 今日简阳 今日彭州 今日邛崃 今日崇州 今日金堂 今日大邑 今日蒲江 今日新津 今日都江堰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今日成都 > 正文

看艺术“美容师” 给名家老旧书画注入“青春”

来源:四川日报 2019-12-27 06:08   https://www.yybnet.net/

成都画院馆藏作品修复成果展——

成都画院馆藏的顾复初书法作品。本文图片由成都画院提供

修复后的陈洪绶《花蝶草虫图》。

修复作品展览现场。

书画修复师,宛如作品的美容师,经过他们的一双巧手,给经典传世作品注入“青春”。12月12日,“回溯历史——成都画院馆藏作品修复成果展”在成都画院开幕。展览共展出陈洪绶、李吉寿、张船山、顾复初、包弼臣、谭铭、顾印愚、刘咸荥等艺术家的32件修复作品。

展览别出新意,将修复后的作品原件和修复前的作品照片进行对比陈列,并辅以修复过程文献资料,向观众完整呈现保护性修复的成果。

□本报记者 钱晞 边钰

A

32件修复作品堪称馆藏精品

拂去历史的尘埃,展出的32件修复作品堪称成都画院馆藏精品。“从上世纪80年代,成都画院便开始逐步建立院(馆)藏画体系。”成都画院副院长何红英介绍,截至目前,该院共有馆藏作品1716件。藏品类型丰富,年代跨度大,阶段特征明显。

除了专职画家的画作,画院馆藏作品中还有一部分来源于捐赠。此次展出的馆藏明末画家陈洪绶的绢本工笔作品《花蝶草虫图》,就是由成都画院首任院长朱佩君捐赠。朱佩君传承中国工笔画鼻祖——成都画家黄荃的衣钵。她自己擅长工笔画,又颇为喜欢明末画家陈洪绶,于是就到处搜罗陈洪绶的画作。

陈洪绶的画法简练,格调高古,享誉明末画坛,与当时的画家崔子忠齐名,号称“南陈北崔”。当前,陈洪绶的作品多收入海内外各大博物馆,在市场上流通的花鸟草虫题材的册页本难得一遇。早在2004年中国古代书画市场的成交排行中,陈洪绶的十开《花鸟册页》便以2860万元人民币成交。朱佩君收藏的这幅陈洪绶的《花蝶草虫图》,花蝶描绘精细,设色清丽,画面呈现出古、雅、拙、奇的美学意味。即便是自己的心头爱,朱佩君还是选择将这幅历史价值不菲的《花蝶草虫图》无偿捐赠给当时馆藏颇为贫瘠的成都画院。

除了朱佩君,成都画院首批艺术顾问胡伯祥,也是给成都画院捐赠精品最多的人之一。上世纪80年代末,移居海外时,他将自己收藏的书法、绘画珍品捐给画院,其中,不乏“蜀中第一书家”顾复初、清末民国初期著名书画家顾印愚等大家的精品书法作品。

B

“修旧如旧”,明末古画焕“新颜”

由于成都画院藏画条件的限制,一些年代久远的书画作品,出现虫蛀、潮湿、霉变、画面损缺等问题。于是,今年4月,成都画院启动馆藏设备更新及部分受损较严重作品的保护性修复工作。

据介绍,成都画院邀请到4位北京修复师,于今年6月开始对49件作品进行修复。修复过程中,成都画院严格遵循国画“修旧如旧”、油画“尽少量干预”的修复原则,以科学化的修复手段,对作品进行基础性加固与画面修整。

而这次修复难度最大的作品,当数画家简崇民和夏亮熹共同完成的油画《盼》。修复师谢晓霞回忆,拿到《盼》这幅作品后,他们通过多光谱检测,发现作品内框是更换过的,不是原来作品的内框,而画布下方又是通过两张画布拼接而成。同时,作品是卷曲存放的,导致画布的基底和颜料层之间的黏合力不强,使得颜料发生开裂、缺失和剥落。对此,修复师首先对作品结构进行加固,对画面进行表面除尘,在龟裂、剥落缺失处进行填料和塑造肌理,为后期的补色做前期的准备。

而今,明末的古画、清末的书法……这些颇具年代的作品,经过修复师的巧手,重新焕发出“新颜”。漫步成都画院展厅,只见晚清《花鸟四条屏》中没了潮湿的水痕,《花蝶草虫图》破碎的四角变得平平整整,清末张船山的书法作品《众师富斋即事》中的折痕也没了踪影……

C

洗揭补全,每件作品修复方案都不一样

修复古画,就好比医生给病人看病,需要做好详细的前期问诊和检查,然后再对症下药。修复师高原介绍,由于每件作品的问题都不尽相同,制定的修复方案也不一样。

当然,油画和国画修复中用到的工具和材料也不尽相同。油画修复会用到很多外科手术的小工具,比如手术刀、不同种类的镊子和小剪刀;而国画修复中,则常用到棕刷、排笔、马蹄刀等。

“这次修复陈洪绶的《花蝶草虫图》,就用到棕刷和排笔。”高原介绍,该作品有过修复痕迹。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又出现新状况。“我们拿到作品时,发现作品下方和中间部分折痕显著,支撑物断裂,且四周边角破碎。”

一般来讲,书画修复的步骤很多,但最核心的四个步骤是:洗、揭、补、全。其中,“洗”,是指清洗去污。“揭”,是用镊子揭去画心的背纸。这两步之后,才在断裂残损的地方进行“补缀”和“全笔”。“不过,好在这幅画作并未出现颜色剥落,因此主要以维护为主。”高原和同事们将画面折痕进行平整,对开裂处进行加固,把作品重新装裱到硬支撑物上,从而实现作品的安全存放。在修复中,修复师遵循“尽少量干预”的原则,在材料的使用上遵循“能加勿减”原则,即对作品现有的状态能保住的绝不去除,尽量保留作品的原始信息。

新闻推荐

助力公园城市绿色出行 成都地铁勇迎挑战 确保三条新线高质量开通

新时代,新使命。当前,成都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助力公园城市绿色出行,成都正...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看艺术“美容师” 给名家老旧书画注入“青春”)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