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公布2019年“成绩单” 12月26日-27日,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大会总结了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以来的工作特别是2019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现代城市治理及2020年经济工作。
外贸进出口 前11月实现总额5283亿
2019年,成都市坚持“稳外贸”,有效应对中美贸易谈判一波三折、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反复的复杂形势,推动外贸进出口发展指标逆势增长、韧性更足。在总量方面,今年1—11月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283.1亿元,首次成为西部地区外贸“第一城”。预计全年外贸进出口增速可达到16%,远超年初确定的5%的目标。
在结构方面,成都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合作潜力持续释放,欧盟已经成为成都市第一大外贸伙伴,东盟成为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市场,预计今年对欧洲、东盟的进出口总额增速将分别达到48%、27%;产品层次、贸易方式等体现质效的指标进一步优化,特别是跨境电商交易今年预计可达200亿元,实现翻番。
在平台方面,自贸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首创2项改革试点经验和3个最佳实践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国别合作园区加快建设,高新综保区、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出口总额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四,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获批。
空气优良天数 预计全年将超过285天
2019年,成都市环保目标超额完成。在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成都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三治一增”,持续实施大气“650”工程、水“626”工程、土壤“620”工程,实施低碳城市建设“636”工程,在副省级城市中第一个获批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尤其在空气质量方面,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5.6%、6.7%,预计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将超过285天、比去年增加34天,优良率将达到78.1%,在去年基础上再一次刷新2013年以来空气质量最佳纪录,特别是今年10月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自2013年以来首次实现了全月优良。
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极大优化提升了城市发展环境,高标准推进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天府绿道、锦城公园等重大生态工程,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机制;深入推进“两拆一增”,拆除公共区域违建29万平方米、围墙16万米,植绿增绿493万平方米,增加开敞空间752万平方米。
三个稳定增长 全年接待游客2.6亿人次
成都市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180亿元,增长10%,投资总量位列副省级城市第一,其中公共服务投资同比增长40%左右。特别是在新区投资和民间投资两个领域取得明显突破,1—11月天府新区和东部新区分别完成投资1817.7亿元、1391.6亿元,分别增长18.8%、13.9%。
项目招引稳定增长。全年签约引进重大项目442个、总投资7000亿元,实际到位内资6350亿元、增长10.5%,实际利用外资到位131亿美元、增长6.7%。重大项目招引方面,引进吉利集团全新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成都产业基地等12个百亿元以上项目。
社消零稳定增长。适应消费需求升级新态势,聚焦文旅融合,大力繁荣传统消费,积极发展夜间经济、首店经济、医美消费等新兴消费,今年1—11月社消零总额实现6780.9亿元、增长9.9%,预计全年增速可达10%。旅游经济方面,预计全年接待游客2.6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实现4650亿元。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赖芳杰2020年成都经济增速目标7.5%以上
提前布局6G、量子计算、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积极探索数字货币等数字金融应用
“作为全省‘主干’,我们的担当必须首先在经济增长上体现出来。目前,我们的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超过1/3,全省明年的经济增速目标是7.5%,我们的增速不能比这个目标低。”12月26日,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在讲话中提到,经过深入讨论,成都最终确定了“7.5%以上”作为明年的经济增速目标。为此,成都将重点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继续大抓项目抓好项目加快建设152个公共服务功能提升项目
成都市将抓好基础设施项目,实施一批交通、生态环保、市政以及新型基建领域项目,尤其是加速推进天府国际机场、TOD示范项目、成自高铁、成兰铁路、火车北站扩能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天府新区中央商务区、东部新区龙马湖中央活力区等区域基建建设进度,决胜轨道交通500公里加速成网。要抓好公共服务项目,落实“818”专项规划,加快建设天府奥体公园、熊猫之都等152个公共服务功能提升项目,圆满完成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并谋划启动新一轮“三年攻坚”,加快构建“十五分钟公共服务圈”。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AI+5G+8K”产业生态圈
成都市将围绕重点产业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以创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示范区为引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5%左右。要实施“10000亿、8000亿、5000亿”产业行动计划,聚焦“芯、屏、端、软、智、网”精准发力,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迈上10000亿级台阶;积极发展航空装备、汽车、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能源环保,推动装备制造产业规模达到8000亿元;积极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健康、医药商贸,推动医药健康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积极发展新型材料产业,融入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提升产业控制能力;大力发展5G、8K、人工智能等产业,加快打造“AI+5G+8K”产业生态圈;加快发展区块链、氢能、核能装备等产业,构筑成都战略竞争新优势。
提速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积极探索数字货币等数字金融应用
成都要强化数字经济赋能金融发展,
大力鼓励基于区块链等技术的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创新,推进区块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探索数字货币等数字金融应用。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做大做强,加快推进消费金融公司等新设法人机构申请,争取落地落户结算、托管、支付等功能性金融总部和后台服务中心,强化金融全球资源聚集和优化配置能力。
要深入实施“交子之星”经济证券化倍增行动计划,推动上交所、新三板西部基地建设,支持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等证券市场上市融资,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发行创新债券品种,新增上市公司9家以上,直接融资超过2000亿元。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24日在成都举行,会议发表《中日韩合作未来十年展望》等多份成果文件,形成了诸多共识。站在新的起点...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