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蓝半岛小区“七彩空间”。 锦江区委社治委供图
成都市锦江区调动小区居民积极性,推动小区“微治理”——
每天,在牛市口街道九眼桥社区,晶蓝半岛小区的“七彩空间”吸引不少居民前来。
在公益课堂上学习、参加小区党员活动、参与志愿服务……从过去的闲置空间到居民群众喜爱的活动阵地,晶蓝半岛小区“七彩空间”的“变身”背后,是成都市锦江区开展党建引领小区“微治理”的成效。
聚焦“小区”这个微观单元,锦江区探索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业委会、物业、居民小组三方参与,汇集N种资源力量共建共治共享的“共治1+3+N”小区治理模式。以晶蓝半岛小区为例,通过系统治理后,实现了邻里关系更有温度、居民生活更有质感。□本报记者 吴亚飞
看内生动力
组建“能人团”
让小区既有色彩又有温度
“晶蓝半岛党支部组建‘能人团’,一起‘多管闲事’、为人服务,快来加入吧……”在晶蓝半岛小区“七彩空间”门口,有这样几句标语。
地处宏济中路的晶蓝半岛,毗邻望江楼、合江亭,地理位置优越,也是锦江区内的一处品质小区。基于物业服务品质优、住户整体素质较高的先天优势,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主动“吹哨”,发布“能人团”召集令,既为加强居民沟通互动,也意在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
召集令下,成都市二医院专家黄斌、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黄晓音等23位小区居民加入“能人团”,发挥各自所长认领志愿服务项目。
九眼桥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引导居民参与,小区按照“能人”特长,以不同颜色为标识,打造了“七彩空间”,其中,红色区域是党员活动阵地,蓝色区域是开展安全知识教育,银色区域提供长者服务,绿色区域开展环保教育,紫色区域是儿童活动空间等。相应地,分门别类组建了七支志愿服务队伍,制定“志愿家庭”成长计划,鼓励以家庭为单位,抱团参与。
紫色志愿服务队的牵头人是李铁钢,他在小区里组建了一支观鸟爱鸟队伍。“初衷是给孩子找伴,但没想到,这支志愿队从去年10月成立后,很快便集纳了28位‘爸爸’。”李铁钢介绍,大家“小手牵大手”,记录下小区的8种鸟类,还走出小区,到锦江边望江楼观鸟胜地,孩子和大人共同收获了乐趣,和谐了邻里关系。
在发挥居民内生动力的同时,小区以“能人”为支点,撬动社会资源参与。该小区先后引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都银行等9家单位下沉服务,为居民提供健康义诊、金融教育咨询等,推动商居共融。
看共治载体
改造闲置空间
搭建活动和议事“双阵地”
漫步在晶蓝半岛小区内,“变脸”的公共空间不止这一处。该小区联合物业,将楼栋负一层约500平方米的闲置空间改造成乒乓球馆、图书室等文娱活动阵地,为居民提供了展示才艺的邻里空间。该小区还诞生了不少文体活动队伍;利用架空层打造“共享空间”,搭建“宏小助”线上线下互帮互助平台,筹集居民家中闲置的劳动工具、图书、玩具、手推车等物品,提供给全体业主共享。
这些公共空间的打造,既发动居民共建共享,搭建润泽才情、展示自我的阵地,也为邻里日常生活带来方便,促进了邻里情。
该小区还着力完善治理机制,构建居民协商议事、实现自主服务管理的“云阵地”。
晶蓝半岛组建了“小区共治理事会”,由小区党支部主导,定期召开民主协商议事会,以民主议事方式,协商解决楼顶违建、小区养犬等问题20余个,制定《小区居民公约》《活动室使用规则》等邻里公约5项。
小区更美、人心更齐,小区开展营造项目的热度也进一步提升。
开展“邻里百家宴”“我的小区我来画”等邻里活动;筹钱、筹物、筹力建立小区“微基金”;打造观鸟科普园、花语世界、儿童攀爬区等营造项目;培育观鸟爱鸟协会、宏兴太极队、晶蓝乒乓球俱乐部等……一个以邻为友、守望相助、和谐共融的小区样貌显现。
记者点评
发挥好党组织“穿针引线”的作用
在晶蓝半岛的小区治理实践中,小区党支部的带头作用尤为关键。
晶蓝半岛在小区党支部基础上,在楼栋单元建立“党小组”,9名党员兼任居民小组长或楼栋长。为发挥党员作用,设立党员先锋岗,通过“党员敲门”活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同时,党组织穿针引线,让各方治理主体供需对接,将传统的小区物业管理融入民主自治、志愿服务、情感互动等多样化的治理理念,实现治理效能倍增。
该小区深挖小区“红色资源”,还创新方法,依法推动业委会、居民小组与党支部成员交叉任职,建立物业、社区、小区党组织联动机制,延伸红色触角,扩大小区党组织覆盖面,让物业服务与小区治理同频共振,增强了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新闻推荐
在本届成都车展上,新宝骏属于汽车品牌的新秀,发布仅一年却佳作不断、力求向上突破。从展台的设计到旗下车型的齐齐亮相,新宝...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