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青白江区的成都国际铁路港一片繁荣景象。一辆辆集装箱冷链车往来穿梭,盒马鲜生西南运营中心、京东配送基地等重大项目纷纷布局,满载着“成都造”的列车往返于10000公里外的欧洲,作为亚蓉欧枢纽,这里汇聚了全球的人流物流资金流……
那么,在这片“国际化青白江”的土地上,广大的乡村应该是什么样子?
仅仅十公里外的一片农场给出了答案:绵延起伏的草坪向天际延伸,几道白色的欧式围栏勾勒出波浪般的曲线。霍比特小屋、荷兰风车等散布其间,从德国引种的波尔山羊、专为出口欧盟的香雪桃……繁华的国际港口背后,竟有着如欧洲农场般“国际范”的乡村即视感。
据悉,立足“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发展定位和“港口立城、产业兴城、品质优城”发展战略,青白江区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深入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核心区建设,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力争做好国际化青白江的乡村表达,努力探索一条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乡一体化发展、彰显对外开放农业特色的农业农村发展路径。
新面貌 乡村有了“高颜值”
夏天的傍晚凉风习习。沿着弥牟镇白马村的乡村小道前行,路旁花开正艳,田间稻香蛙鸣。一幢幢白墙青瓦的农房内是一家家特色餐馆,宾客满座,菜香气四溢。“在地道的川西农村吃地道的成都火锅,吹着乡村夏夜的清风,喝着纯正的德国黑啤,乡土文化和国际元素在这里完美融合,真是很奇妙的体验!”专程带着客人来感受成都田园休闲的李先生笑着说。
让投资者和市民青睐的,是白马村独具川西田园特色的风貌环境。
白马村所在的弥牟镇紧邻先进材料产业功能区、达海产业园、粮油集中加工区,周边大型市场林立,与成都国际铁路港遥相呼应。如何抓住商贸繁荣的天然优势,让人流在这里驻足停留?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促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这是村民们都向往的发展路径。抓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契机,村上开展了以农村户厕改造、污水治理、农村垃圾治理以及林盘整治为核心的美丽乡村环境打造行动,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房屋风貌改造、增绿增景等一系列美化提升,整个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仅是白马村。自2018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像这样焕然一新的村庄还有很多。在整治中,该区充分注重本土文化、乡村元素,深入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治理、农业清洁生产、村容村貌提升、村庄规划管理提升、乡村治理、乡风文明提升“八大专项行动”,同时注重法治先行,全方位、立体化、高密度宣传改善村容村貌、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善村规民约,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4005户;农村生活垃圾年处置量达7万余吨,打造弥牟镇白马村、福洪镇先锋村等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5个;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23处,建设配套污水管网90.17公里,覆盖123处20户以上集中居住区,年处理生活污水约116万吨;建成川西林盘17个,创建A级林盘景区2个;福洪镇、城厢镇十八湾村分别获评2019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镇、示范村。
新产业 凸显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的枝条沉甸甸地垂下,艳丽的火龙果缀满枝头,垄间是整齐的诱虫灯、黄板,工人们正在将自己配制的大蒜水、酵素等施进地里当做杀虫水。“我们严格按照国际有机标准生产,拒绝一切化学化肥和农药,确保种植出来的火龙果生态安全、品质高端。”农庄负责人何云介绍,因为果子品质好,仅去年就实现了超过10万斤的销量。
这是位于福洪镇拦冲村的台湾农业庄园绿色防控基地,种植着300余亩生态火龙果,通过增施有机肥、害虫阻隔、诱虫灯、生态控制等多项绿色防控技术,病虫害防控效果达95%以上。
而在清泉镇金龙村的四川新希望华西牧业有限公司生态示范牧场,更是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成功案例。这个养有1400多头奶牛的牧场每天要产生80吨粪便,可这里没有一丝难闻的气味,养殖场周边不仅玉米、水稻长势旺盛,村庄也干净整洁。
原来,牧场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循环农业模式,每隔几个小时便会定时收集牛粪,通过机器干湿分离,干物质部分用于生产有机肥,外销到种植业基地;液态排泄物通过管道送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用于生产生活;发酵后的沼渣沼液经过二级分化处理后进入田间储存池,最终还田用于粮经作物生产。
台湾农业庄园和新希望华西牧业只是青白江区“绿色农业”发展的缩影。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近年来青白江区大力推广绿色防控集成技术,新建绿色防控示范基地14个,面积达5万余亩,同时大力推行“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畜牧业清洁生产模式、推进污处设施提标改造、适度推广林下养殖立体模式,不断加大青白江区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面,引导区内现有10个规模化养殖场实施种养循环提档升级,创建部级标准化场1个、省级标准化场1个、市级标准化场4个;推行水产健康养殖,创建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64个。
新场景 激发美丽乡村“生产力”
整洁清爽的白色房屋,色彩斑斓的艺术墙绘,美丽整齐的林荫小道,三五成群的市民游客坐在乡村咖啡屋欣赏田园美景……走进华玥幸福美丽新村,生态休闲的理想田园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而就在不远处的哼哼农场,一群学生正在开展时下最时髦的研学课程。体验风靡欧洲的自然农法——朴门农艺;参观德国的啤酒酿造工艺;亲手在窑里烤一盘比萨……
如今的青白江,这样颜值和内涵兼具、国际元素和本土文化充分融合的新场景随处可见。据悉,在农村户厕、污水、垃圾“三大革命”的同时,青白江区加大农村道路、林盘修复、公共配套设施等建设,乡村面貌明显提升,在此基础上按照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思路,全面激发美丽乡村“生产力”,让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彰显对外开放农业特色的农业农村发展路径。
村庄美了,基础好了,发展的活力滚滚而来。在城厢镇,以“花塘橙香”为主题的天府果香特色示范园区正在加快建设,将以水果种植为基底,以田园式办公为亮点,以国外乡村生活体验为核心,规划建设具有“一带一路”风情的水果产业总部公园,打造生态田园+智慧农业+新兴社区、现代农业+休闲旅游+文创办公+创意体验+田园度假为一体的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在福洪镇,3000亩欧盟出口标准特色水果出口备案基地,将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省农科院园艺所合作,引进中桃9号、中油20、黄金蜜、白如玉等新品种20余个,同时引入以色列水肥一体化技术、日本除草车等新技术、新装备应用示范;紧邻国际铁路港的亚欧特色农产品小镇将打造买全川卖全球的农业总部经济,做靓农业对外开放合作窗口。
以放活的资源吸引社会主体加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青白江区以景引资、以产吸人、以人聚富,2018年以来先后引进春风里、中清大世界酒庄、杨氏果业等农商文旅融合发展项目32个、总投资391亿元。2020年还将新启动城厢天府文化古镇、清泉适铁适欧产业小镇等2个特色小镇建设,姚渡镇胡家坝林盘、福洪镇三味书屋林盘等8个川西林盘保护修复,新打造一批林盘应用场景,组织开展特色镇和林盘招商引资活动,拓展“国际化青白江”的公园城市发展新路径。
本报记者 陈泳 文/图
新闻推荐
专家学者评“成都女子扔菜刀下楼获刑”四川省首例高空抛物案刑事判决可形成有效震慑
专家学者评“成都女子扔菜刀下楼获刑”周某燕指认抛菜刀现场。(资料图片)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智实习生付铮...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