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成都 今日新都 今日温江 今日双流 今日郫都 今日简阳 今日彭州 今日邛崃 今日崇州 今日金堂 今日大邑 今日蒲江 今日新津 今日都江堰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今日成都 > 正文

成都发展逆势增长 稳中有进 后疫情时代成都交出亮眼答卷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20-09-08 02:44   https://www.yybnet.net/

成都发展 成都春熙商圈的傍晚,灯火璀璨撩人。

成都高新区瞪羚谷数字文创产业基地。

今年前7个月,成都新增市场主体35.5万户,增长21.7%,进出口总额3898.3亿元,增长24.9%。在后疫情时代,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成都如何应对疫情对产业造成的冲击,释放城市消费活力?

逆势增长,稳中有进。疫情发生后,成都聚焦产业生态圈建设,推动集成电路、智能终端、汽车、高端装备等项目强链补链,进一步加速先进生产要素聚集和产业配套链同城化。同时,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成都创新打造特色街区雅集、公园生态游憩等八大消费场景,做强首店经济、夜间经济、周末经济,拓展“买全球卖全球”国际消费网络。

构筑高品质科创空间

推动优势资源向功能区集中聚集

产业功能区是统筹城市发展,提升城市要素集聚力、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是建设经济活力持续迸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城市的必然选择。

如何建好产业功能区?9月1日,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召开,并现场观摩了天府海创园、成都高新区瞪羚谷的建设情况,推动产业功能区建设再优化。

自2017年以来,成都围绕建设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以产业生态圈引领产业功能区建设。目前,全市112个产业园区已整合为66个产业功能区、形成14个产业生态圈,规划建设的54个科创空间也相继启动。

如果说产业功能区是推进城市动能转换、经济提质增效的空间载体,那么高品质科创空间就是支持产业功能区创新发展的微观基础。在提档升级的过程中,成都将以产业功能区构筑细分领域生态优势,以科创空间构筑主导产业动力源泉,持续做强增长极和动力源。

具体而言,就是推动优势资源向“有为”功能区集中集聚,以头部企业为牵引吸引产业链配套企业就地布局,以就业人口为服务群体建设个性化、品质化生活设施,力争85%的产业配套和85%的生活需求在功能区内解决。

作为“瞪羚谷数字文创产业基地”核心产业载体,天府长岛文创中心就是这样一个高品质科创空间。该中心重点围绕数字影视、数字音乐、数字传媒、游戏动漫电竞等产业方向,打造中国西部高品质公园产业社区典范。目前,一期10万平方米已建成投运,二期14万平方米即将在年底竣工投运。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通过高品质科创空间实现文创产业链的发展,高新区将依托新经济活力区“两图一表”锚定游戏电竞、影视动漫、数字音乐、数字传媒等网络视听及数字文创产业四大细分领域,构建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在规划上,将聚焦腾讯、爱奇艺等数字文创头部企业落地需求,建设设计、研发、消费、生态多元功能融合的产业载体,同时打造共性平台,形成空间集约、生态开放的产业环境。

数据显示,目前成都正在规划建设54个高品质科创空间,导入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40家、众创空间等孵化载体30余家。此外,成都市发改委还将从4个方面培育着手,打造高品质科创空间创新引擎。

着力培育战略性创新资源的有效植入能力,围绕与产业细分领域紧密相关的应用转化、公共技术服务等环节植入一批高能级研发创新平台;着力培育聚焦科创新经济的企业孵化能力,依托所属区域龙头骨干企业、高校院所等创新源头,有效聚焦专业细分领域创新创业。

同时,成都将着力培育聚焦专业化服务的创新支撑能力,整合科创空间入驻企业金融信贷、人力资本、知识产权等共性需求,着力打造政企协同的高新技术服务应用场景;着力培育聚焦专业化服务的创新支撑能力,整合科创空间入驻企业金融信贷、人力资本、知识产权等共性需求,着力打造政企协同的高新技术服务应用场景。

消费市场加快复苏

成都展现消费韧性活力

9月6日,第二阶段的成都消费券活动正式结束,在这个阶段,共有200万人在成都领取到了这份消费福利。自今年5月份以来,成都陆续推出消费提振系列活动,在财政统筹安排补贴资金的基础上,动员参与商家和平台企业让利优惠,向消费者发放消费券包。

消费券,这只是成都提振消费市场的一个缩影。后疫情时代,如何扩大内需,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考验着城市自我“造血”复苏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在旅游方面,为推动成都市旅游产业重新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抢抓重启旅行社跨省游的政策机遇及暑期、国庆黄金周旅游季的市场契机,8月25日,成都市促进旅游业加快恢复发展的政策措施公布,将通过线下与线上奖补相结合、重点奖励与普惠鼓励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激发旅游市场主体创造性、主动性,引导省际游客释放消费热情,尽快恢复市场信心和市场活力,促进泛旅游产业市场复苏回暖,对旅行社、酒店、在线旅游平台、包机、专列等,都将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

其 中 ,在 2020 年 8月-12月期间,接待外地团队游客人天总数超过10万且恢复到2019年同期70%以上的旅行社,按每天5元/人的标准进行奖励,每家旅行社奖励最高不超过300万元;通过包机、专列方式组织外地游客来蓉且上座率达70%以上的旅行社,每架(趟)次给予一次性3万元奖励。

此外,成都夜间经济也在持续复苏。一组数据表明了上半年成都经济疫后恢复状况,据《成都夜间经济数据报告》显示,目前成都酒店间夜量全面复苏,夜间出行需求也已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夜间经济收入贡献巨大,近六成餐企夜间营业额占当日收入的60%及以上。

数据报告从夜食、夜玩、夜游、夜行、夜跑等五维度总结成都夜间经济特点:超四成餐企夜间消费最活跃的门店位于锦江区,八成餐企夜间外卖占当日外卖交易总量20%-30%;夜猫 子 最 爱 打 卡 的 热 门TOP5分别是成都IFS、新世纪环球购物中心、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天府软件园、天府广场。网约车夜间出行热门地前三分别位于春熙路商圈、成都339购物中心区域、九眼桥区域,以娱乐消费的聚集地为主。精力旺盛的90后是夜间出行消费的主力军,占60%。

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渝阳表示,把消费能力转化为生产和创新能力,这既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做好“内循环”的核心要义。他建议,在新消费环境下,一方面企业需要主动适应需求加快转型升级,做好升级的相关配套,为赢得未来市场提前做好准备;另一方面,政府也需要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提升监管能力,引导市场健康发展。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金祝 罗田怡

新闻推荐

在宽窄巷从古走到今

踏进清一色青砖铺成的宽窄巷子,我不由自主放慢了脚步,感受着那种久违了的宁静和悠闲,在这个承载了数百年厚重历史的老巷子发...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成都发展逆势增长 稳中有进 后疫情时代成都交出亮眼答卷)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