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成都 今日新都 今日温江 今日双流 今日郫都 今日简阳 今日彭州 今日邛崃 今日崇州 今日金堂 今日大邑 今日蒲江 今日新津 今日都江堰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今日成都 > 正文

家报记者直击东站春运现场

来源:家庭生活报 2021-02-04 00:58   https://www.yybnet.net/

返乡人员正在扫健康码

成都东站站前广场一角

新春走基层

2月2日,2021年春运的第六天,记者来到了成都东站,站前广场随处可见立着大数据通行码以及四川健康码的扫码指示牌,并清晰地写出了相应步骤,喇叭里也一遍遍地播放着进站提示,方便来往的返乡人员知晓防疫流程。指示牌前,三三两两的返乡农民工正拿着用得不太熟练的手机扫着码,一顿操作后显出绿码,笑眯眯地走进了测温区,大步迈入候车厅。

家庭与生活报记者 陈秋吉

“回来这一路很顺利”

记者来到了位于成都东站的到达大厅,在到达验票旁的电子屏上,显示着从广州、长沙、大理、重庆返川的列车即将在接下来的15分钟内陆续抵达。

15点35分,由广州南开往成都东的D1766次列车准时到达,出站的大厅内瞬间挤满了人。一位农民工正提着大包小包从闸机里走出来,即使戴着口罩,也难掩他笑盈盈的脸庞。记者了解到,这位农民工是从广州出发,在到达成都后还要转车前往达州。“回来的一路都很顺利,测了体温也检查了健康码,我还提前做了核酸检测,就是为了能够顺利地回家。”语毕,农民工大哥又继续扛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向着家的终点站前去。

15点38分,从长沙南驶来的列车也顺利到达,在长沙一家餐馆打工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已经两年多没回来了,去年本来打算回来结果碰到了疫情,今年政策一出我就去买票做了核酸,在车上也没敢取口罩喝水,尽量不给社会添麻烦。”

10分钟后,从大理、重庆来的列车也陆续到站了,在重庆一家教育机构当老师的张先生说道:“回来前特意看了成都的防疫政策,刚开始还担心可能回不来,但好在每个地方的政策解读都很清晰,回来这一路也很顺利。”

春运人流量有所减少

受疫情的影响,今年的春运人流量比往年有明显地减少。记者看到,在成都东站的出发大厅前,测温验码区并未排起长队,仅是三三两两的人流通过,候车大厅也不见往年热闹的场面,不少的座位都空缺着。

据悉,在今年春运期间(1月28日至3月8日),成都车站管内各站预计发送旅客771.3万人次,恢复到2019年的 75.3%。其中,成都东站预计发送488.4万人次(日均12.2万人次),成都站预计发送106.8万人次(日均2.6万人次)。而节前客流高峰预计出现在2月9日(腊月二十八),预计发送旅客26万人次,其中成都东站17.2万人次,成都站2.5万人次。

根据中国交通运输部1月28日披露,今年全国春运期间预计发送旅客11.52亿人次左右,日均2880多万人次左右,比2019年下降六成多、比2020年下降两成多。受疫情影响及各地“就地过年”的倡导,实际人数也许比预估数量还低。

“我希望今年疫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因为我身边还是有朋友没能回家过年,只能留在当地,希望明年春节的时候,大家都可以摘下口罩,回家团圆。”当记者问到有何新年愿望时,在大理工作的小徐如是说道。

乘车前建议不饮酒 少运动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成都东站东广场,在进站前搭着一个红外线测温大棚,大棚进口处,一名工作人员正核验着来往乘客的健康绿码,对于没有健康码的乘客,也可刷身份证验证。在核验处的小桌子上,放着一瓶消毒液和酒精,免费供给来往乘客消毒使用,广场上的广播也不断提醒候车乘客需佩戴好口罩。

站外红外线测温区,两名工作人员不停地注视着电脑屏幕显示的体温,对于未测到或体温异常的乘客进行提醒后,又再次用体温枪核验。大棚的两侧,也都标识醒目地贴着“摘掉帽子,配合测温”。

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从去年除夕开始就驻守在这里了,这一年时间也遇到过上百位体温偏高的乘客,若经过多次测温还是偏高,那我们会带至后方的医疗室用水银温度计再次测量,如果情况不理想,就只能送到定点医院再接受后续的检查。”

此外,工作人员根据以往的经验提醒广大乘车的朋友,在乘车前避免饮酒和剧烈运动,这些都会导致体温临时升高。同样,如有感冒等症状,可推迟出行计划,或持阴性核酸证明乘车,需留够充足的时间,避免耽误乘车。

新闻推荐

首份“成都味”大礼包来了

留在成都过年的部分群众领取“大礼包”摄影记者王欢两家成都本土企业准备了丰盛的年味大礼包,用特色美食犒劳响应号召...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家报记者直击东站春运现场)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