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蓉
8月的午后,经历了一场绵绵细雨的空气还带着一丝湿润,家住青羊区的贺蓉带上自己的绘画装备,准备和伙伴们一起去作画。“麻将简直没有打头!现在,参与文化活动才是最好玩的。”她说道。 “学生”贺蓉是一位65岁的成都孃孃,在她的眼中,文化活动已经完全取代了麻将,成为了她当前的最爱:“刚退休那会儿确实无所事事,麻将感觉似乎是一个最有趣的项目了。如今,在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的成都,可以说,我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
浅草地里,兰花安静地盛开;枝头,芙蓉花欣欣向荣;白纸淡墨间,朵朵荷花若隐若现……在贺蓉的笔下,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绘画作品是她“学习成果”的最佳展现。
在众多课程中,贺蓉选择了自己最感兴趣的国画。“我自己很喜欢、很感兴趣,教我的老师也很用心认真,让我真真正正学到了东西。”贺蓉说。
起初,群众文化活动刚掀起热潮之时,贺蓉对此还是一个“半信半疑”的状态——学费贵不贵?老师好不好?“作为一位退休的人,享受简简单单、快快乐乐的生活是我们的初衷,所以当听说有许多兴趣班举办的时候,虽然还是有一些疑虑,但还是很想去体验一下。”贺蓉说。
如今,贺蓉迷上了群众文化活动,麻将已成为完全不会考虑的选项。“可以说,这就是我‘沉迷的事业’,而且和我一样‘沉迷’的人还不少!”贺蓉说,“学习过程是非常愉悦的,大家都是因为喜爱才来参加学习的,形成了很好的学习氛围。”贺蓉会和同学相约相互交流,一起分享各自的收获与感想,得到启发。
贺蓉说,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们的授课也是一大亮点——他们不仅温柔、细心,还很能“把控”老人们的学习节奏,为我们提供高效的教学。
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贺蓉时常感觉到“幸福”在传递:“我们的课堂氛围太好了,大家相处得非常好,课下还会有更多的互动交流。”
家人的大力支持也令贺蓉十分高兴。“我的孩子很支持我的‘工作’,看到我每天都开开心心的,他也会感到很高兴。一家人就因此会时常处于一个幸福的氛围中。”贺蓉说,她还把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学到的“手艺”传授给了孙子,孙子也“获益匪浅”。
此外,还有一部分美好的生活体验感源于身边焕然一新的生活场景。贺蓉的家附近有人民公园、文化公园、青羊宫、百花潭公园、浣花溪公园5个公园。
“我见证了人民公园的‘拆墙增景’,目睹了一条条地铁线路建设完成。”贺蓉说道,“如今,空气质量、周围的环境也是肉眼可见地变好了,让我感叹成都的发展实在太棒了,生活在这个时代是幸福的。”
本报记者 孔维睿
实习记者 卢星宇 受访者供图
新闻推荐
电子科技大学“校园内量子互联网系统”实物展示成都市科技局供图从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到中国量子计...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