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就在我们身边,大到河流、湖泊、水库,小到池塘、水田、沼泽、滩涂等,都可以称为湿地。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固碳减排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肾”的美名。
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市域内水系十分发达,岷江水系、沱江水系横穿成都境内,青衣江水系擦肩而过。密布的湖泊库塘、发达的河流河网,使得湿地系统成为成都平原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润泽整个成都市域,对成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据2013年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统计,成都市湿地总面积约为43万亩,主要的湿地类型为河流、永久性淡水湖、库塘(人工湖)、水田、水产养殖场等,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湿地集树木水草于一体,但生态也相对脆弱,保证湿地生态的良性发展,后期的管理与保护尤为重要。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成都高度重视做好湿地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作为市民的我们也需要提高保护湿地的意识,共同保护好“地球之肾”。
本报记者 杨静耕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朱佳琦)昨(7)日,记者从成都市武侯区法院了解到,作为全国小额诉讼程序改革的基层试点单位之一,该院立足审判全流...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