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第104届全国糖酒会食品机械区 资料图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国际会议产业正不断寻求产业技术突破,尝试合作模式创新,哪些城市争得了先机?
12月10日,“2021国际会议业CEO峰会暨全球会议目的地竞争力指数发布”在成都举行,现场发布的《2021全球会议目的地竞争力指数报告》,对中国37个样本城市的会议目的地城市竞争力指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香港、台北、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澳门、深圳、杭州、青岛分列会议目的地城市竞争力指数前十位。
现场发布了2022年成都市会展产业机会清单,涉及项目招引25个、活动承办19个、活动策划举办13个、场馆运营12个、合资合作7个等,将会吸引更多国内外优质项目和投资者落地,助力成都国际会展之都建设。
全球会议目的地竞争力谁最强?
中国37个城市大比拼
全球会议目的地竞争力指数是CIMERT中心在多年会展指数数据研究的基础上,于2020年12月首次推出。今年,因多数国家受疫情冲击,全球国际会议主要城市情况不能客观反映其真实的竞争力水平,因此,报告未对全球城市进行数据采集,仅对中国37个样本城市的会议目的地城市竞争力指数进行了分析研究。
在活动现场,ICCA国际会议研究及培训中心(CIMERT)主任诸丹在对报告解读时表示,今年的报告从影响全球会议目的地竞争力的目的地整体环境竞争力、目的地会议配套支撑竞争力、目的地会议专业竞争力与目的地会议形象感知竞争力等四大方面入手,分析研究中国37个样本城市的全球会议目的地竞争力发展状况与发展潜力,“从而为各城市持续发展会议经济提供理论支撑与指标依据,并试图弥补会展界关于考察全球会议目的地发展竞争力与潜力的这一研究空白”。
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37个样本城市的会议目的地竞争力指数总体排名中,成都位列第五。“在构成‘国际会展之都’的三个要素——会议、展览与节庆中,会议是最具能动性的,通过积极努力可以在两到五年内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为成都实现‘国际会展之都’的战略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成都市博览局相关负责人看来,举办重要国际会议有利于扩大目的地的影响力,提升会议发展整体水平,优化完善会展产业链。
有哪些新“机会”?
成都会展产业
机会清单发布
事实上,打造会议目的地,除了必要的硬件条件之外,还要有过硬的软件服务——专业会议服务及配套服务,而成都建设国际会展之都,就更需要做好这一点。
“目前,成都已编制完成了会展业第三个五年规划《成都市‘十四五’国际会展之都建设规划》,并明确提出2025年初步建成国际会展之都。”根据成都市博览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成都将以提升产业链水平为重点,构建体系完善、品牌集聚、市场活跃的会展产业链生态,为会展场馆、产业功能区、会展企业等搭建信息共享、共赢发展的全球供需交流交易平台,面向全球释放项目招引、活动策划举办、活动承办、场馆运营、合资合作、会务服务、技术服务、绿色会展推广等方面需求,吸引更多国内外优质项目和投资者到成都落地生根,助力会展产业再上新台阶。
“机会”依旧是活动中被提及的高频词汇。在峰会上,现场发布了2022年成都市会展产业机会清单,涉及项目招引25个、活动承办19个、活动策划举办13个、场馆运营12个、合资合作7个等。“为精准对接,我们将相关详细信息汇聚制作成二维码,希望大家能将链接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不能到场的朋友分享活动现场的精彩内容,为更多关注成都、有在成都发展意愿的朋友们提供更多城市新机会。”成都市博览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峰会上,成都大学和CIMERT中心联合四川大学、淮海国际博览中心、31会议公司、天府国际会议中心、成都励翔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校与企业共同倡议,搭建“CIMERT校企地协作联盟”,旨在为联盟成员提供信息互通、业务合作、课题研究、政策咨询、产业互动等服务和资源共享活动,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协同,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为会展行业输出优秀成果和人才,推动行业资源共享。
除此之外,倡议还提出,要协同打造会展品牌。联盟高校与企业结合所在城市联合开展目的地城市营销,联合打造会展领域国际学术会议与行业会议品牌。共建行业制度标准,联合开展会展业相关标准、制度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提升行业发展规范性。
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
新闻推荐
姜亮夫成都高师致云南教司关于姜亮夫等人的录取公函刘乔文/图姜亮夫(1902年-1995年),原名寅清,一代国学大师、著名的楚辞学、...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