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和香港卫视联合打造的综合类专题栏目《西望成都》3月19日推出第52期节目。本期节目关注一个城市独特的文化标志——博物馆。近年来,成都的博物馆发展迅速,尤其是非国有博物馆,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种类来看,都迈入了全国前列,成都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博物馆之城”。在成都的这些民办博物馆里,到底又有哪些精彩呢?
《城事》 “博物”成都
作为一家可以“吃”的博物馆,成都川菜博物馆似乎颠覆了我们对传统博物馆的认知。
位于成都市西郊——郫县古城镇的成都川菜博物馆是世界上唯一一家以菜系文化为陈列内容的活态主题博物馆,占地约40亩、藏品6000余件,不仅拥有价值400万元的泡菜坛、全国最大的灶王祠,更有世界上口感最好的手工豆瓣。在双语体验师的带领下,游客们了解川菜文化、体验川菜原料的制作工艺,为此,成都川菜博物馆自建馆以来,便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食客们的喜爱。仅2015年一年,博物馆的参观人次就达到了32.8万。
在成都民间,有着太多像成都川菜博物馆副馆长张辉强这样的民间收藏家,他们孜孜不倦地为保护文物、收藏文物、传承文化做着不懈的努力,成都也就有了博物馆遍地开花的局面。截至2016年1月,成都在册登记博物馆数量达144家,其中国有博物馆45家,非国有博物馆99家,博物馆总量和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在全国副省级和省会城市中名列第一。
成都的非国有博物馆不仅数量众多、门类齐全,而且藏品丰富、极具特色。全国唯一一家拥有全套蜀锦手工制作工艺的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首家以姓氏、祖宗牌位展为主题的成都百家堂姓氏文化博物馆;全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专门从事收藏、研究乌木艺术的成都乌木博物馆,将行业特点、地域文化与艺术展现有机融合。根据规划,目前,成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非国有博物馆聚集中心和安仁·中国博物馆小镇、洛带博物馆聚落、青城山博物馆村落的“一中心、三聚落”发展格局。
《味道》 成都“阿拉丁”的古灯情结
在成都,有一座古灯博物馆,每天这里都会迎来许多对古灯感兴趣的参观者。在这家古灯博物馆里,一共陈列着1200多件古灯,汉代石灯、明代玉灯、清代瓷灯以及德国的马灯、苏联战场上的照明灯,应有尽有。
今年62岁的姚宇林是这座古灯博物馆的馆长,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他一共收藏了古灯3000多件,人称“成都的阿拉丁”。2013年,他正式将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成为我国唯一一座以古灯文化为专题收藏的私人博物馆,迄今为止,这座私人博物馆已经接待了10多万人次国内外参观者。
为什么会与灯结缘?对姚宇林来说,这是一个有关乡愁的故事。上个世纪70年代,18岁的姚宇林阔别家乡来到成都参军,在他阔别8年之后第一次回到河南老家探亲时,无意中发现自己孩提时妈妈用过的老油灯还安放在角落里,为了睹物思人,姚宇林把这盏老灯带回了成都,从此在古灯收藏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正是成都这座城市浓厚的收藏氛围,让姚宇林的藏品日渐丰富。
摊开成都博物馆地图,一个个私家宝库浮现眼前:成都宇曜古灯文化博物馆、成都皮影艺术博物馆、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每一个都有着鲜明特色,博物馆已然成为成都“国际范儿”背后最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本报记者 陈蕙茹
新闻推荐
“放心舒心消费”成为3月媒体热词之一。市工商局、市消协与本报联合发起的“2016放心舒心消费在成都”大讨论大家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昨日,红旗连锁、富森美家居、鹃城牌郫县豆瓣、圣象...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