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碗豆瓣酱,也要供给侧,不然这个产业上不了台阶!”郫县食品工业协会会长吴炤君说。说起郫县豆瓣,这可是全国人民都耳熟能详的调味品,然而仅仅依靠传统的开放式手工生产,严重制约着这个已上百亿元的成都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和跨越式发展。看着其他同类产品纷纷上市,产业越做越大,郫县豆瓣人逐渐明白了这个道理——闭门造车的时代过去了,生产及经营模式必须要面向市场做出改变!
在鹃城郫县豆瓣公司,记者看到了这样的变化——约2万平方米业内最大的阳光大棚,全封闭不锈钢网大棚,全自动化的机器作业。“这样做起到了在不改变传统豆瓣酿制工艺和豆瓣特性的前提下,通过大棚技术与传统豆瓣酿制相结合,从根本上提升了数百年来豆瓣在酿制过程中的卫生环境要求,又满足了晴天晒、雨天盖、白天翻、夜间露和防蝇、防尘、防鼠、自动遮雨、透光透气要求,并能在5-10分钟内自动完成全部晒池的揭、盖工作,既提高豆瓣的质量和产量,又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的强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了生产一线,鹃城牌郫县豆瓣几乎在进入货架前都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革,高端实验室检测水质、产品发酵程度。在包装方面,设计人员让豆瓣酱的包装更有历史文化特征。设计师王珣说:“以前因为包装不好看,消费者买我们的产品都是放在购物篮的底下。现在我们要通过设计让包装更时尚、更洋气!我们要让每一袋豆瓣的包装都能起到宣传成都文化、宣传川菜文化、宣传豆瓣文化的作用!”
据统计,2016年前3个月,仅鹃城牌郫县豆瓣在全球的销售额增长过千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6%,除了国内市场还远销日本、加拿大、美国等30余个国家。
本报记者 谢明刚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近年来,西华大学多措并举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打造创业孵化模式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据悉,该校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公共教育核心课程体系中增加了“...
郫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郫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