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洪∕文
郫县人民医院烧伤科用“皮肤再生技术”创造了一个救治奇迹,作为患者的儿子,赵建(化名)到现在仍难以相信这个奇迹就发生在自家人身上!
老人尽管仍坐在轮椅上,但腿上的伤口正在按照医生预设的进度愈合,偶尔,在他的搀扶下,父亲还可以站起来走几步。“在医院的时候,为了保住父亲的命,我们主动要求截肢,被医生拒绝了,幸好啊!”
赵建的父亲赵大爷今年57岁,是郫县郫筒镇鹃城村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老人从来不曾想到过,给皮肤挠痒会引发一场健康灾难。在郫县人民医院三进三出之后,最终,是这家县级医院烧伤科专家用“再生医疗技术”为他创造了一个奇迹。
这是一个利用先进医学技术创造的奇迹,而在这个奇迹产生的过程当中,跌宕起伏的故事让人无比揪心。它也可以给人很多假设:假设专家没有巧遇这个病人,假设这个专家没有执著地去关注这个病人,假设家属固执地对这家县级医院报以偏见……那么,赵大爷的命运将以悲剧结尾。
烧伤科专家ICU巧遇重症病人
如果不是王乡宁,赵大爷的故事也许是另外一个结局。
王乡宁是郫县人民医院烧伤科专家,去年初,她和自己的老师、著名烧伤科专家付子俊一起来到该院,决心用“再生医疗技术”将烧伤科打造成一个重点专科,在此项技术上,他们在川内一直保持着无可争议的领先优势。
那是2015年10月23日下午,王乡宁去医院ICU(重症监护室)查看一位病人的情况,她保持着一个习惯,只要经自己手治疗的病人,无论多忙,她都会抽空去查看。看完之后,她正欲离开,却无意间看到同在ICU的另外一个病人,他就是赵大爷。
王乡宁将脚步停在了赵大爷床前,眼前的景象无法让这位烧伤和疮疡专家忽视:他整个右下肢红肿得非常明显,小腿大面积皮肤完全坏死,破溃处流出的液体是血性浑浊的,发出一阵阵如同臭鸡蛋般的恶臭。她立即向相关医生详细了解这位病人的情况,从而还原了赵大爷患病的过程:
赵大爷小腿上有鱼鳞皮肤病,因为痒,他去挠,一个豌豆大的疙瘩被抠破了,大腿迅速肿胀起来,而且疼痛无比,根本无法走路。2015年10月20日中午,儿子赵建将父亲送到郫县人民医院,因为当时发现有淋巴结肿大,腿肿得厉害,怀疑是右下肢动脉栓塞问题,于是他被安排进普外科。然而病情发展异常迅速,老人在检查中发现血糖很高,是糖尿病患者,因感染太重而白细胞非常低,医生担心发生感染性休克,所以急忙送入医院重症监护室。
王乡宁看赵大爷是从她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的:“他大腿根部有巴掌大面积的溃烂,小腿上全是张力性水泡,我怀疑他的创面组织深部有问题,需要及时处理创面,所以提出会诊。”
然而,会诊的要求却在家属那里卡了壳,“他们担心费用太贵。”赵大爷的儿子在后来受访时确认了当时的想法:“我家没钱啊,动用那么多专家会诊,那个钱我怕花不起。”
既然会诊要求没有得到家属同意,这事便搁下了。但危险却在向赵大爷一步步逼近……
全院会诊时家属突然提出截肢要求
王乡宁在5天之后突然接到郫县人民医院医务科的电话,要求她参与全院专家会诊,而会诊病人正是赵大爷。她急忙奔赴会诊地点。与她同时到达的,还有内分泌科、心内科、骨科、重症监护室等相关科室的专家。
当时,仍住在ICU的赵大爷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全身的情况虽有所好转,但右腿的创面并没有好转迹象,溃烂、疼痛时时折磨着他,让他生不如死,专家们需要研讨的就是这创面该如何处理。
在会诊时,无法目睹父亲忍受痛苦的赵建及其他家属主动提出:“截肢吧,至少可以保住命,再这样下去,估计连命都保不住了!”但从专业的角度上,截肢要求被专家们否定了,因为赵大爷的病情尚不符合截肢的指征。
面对赵大爷继续恶化的病情,王乡宁表现出了一个负责任的专家所具有的执著,她反复劝说患者儿子赵建:“必须处理创面,不能再拖了,如果你们家属同意,我们马上介入,我们有这样的技术!”但令她失望的是,赵建再次默拒了她提供的治疗方案。就在全院专家会诊后的第二天,赵大爷一家选择了出院,这让专家们感到无奈和痛心。
王乡宁再次见到赵大爷,是他第二次入院后。他出院后,出现右小腿大面积组织坏死,表面全是黑痂,坏死率占将近40%,发出的恶臭即便隔着口罩也毫无阻拦进入人的鼻腔。于是在2015年11月8日,他不得不重新回到医院。
得知赵大爷回到医院,王乡宁的老师、著名烧伤疮疡专家付子俊也及时赶来。他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烧伤疮疡专家,他的头衔足以看出在国内烧伤疮疡界的地位:中国中西医结合烧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有史以来唯一荣获此殊荣的县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再生医疗技术委员会疮疡学组首席专家、中国烧伤疮疡杂志核心常务编委。在赵大爷面前,付子俊表达了相同的话:“必须清创了,不能再拖了,已经非常危险了!”他将赵建叫来,当面再次强调其父病情的复杂性:除了大面积溃烂的创面本身外,血糖很高、还有因感染导致的肾功衰,“腿已经烂穿了,如果脓肿进一步扩散,危险更大了,再拖下去病人就是一个‘死\’字!”
这一次,付子俊教授和弟子王乡宁及其他专家经过仔细分析,高度怀疑赵大爷患的是坏死性筋膜炎,建议立即转到内分泌科对血糖进行调整,同时进行清创换药。
在内分泌科住了几日后,11月18日上午,赵建再次带着父亲离开医院,去成都某大医院寻找机会,但是,在当天下午,他们又回到郫县人民医院,“大医院觉得没救了!”赵建说,从再次回来那一刻起,他们决心彻底相信郫县人民医院的专家。
再生医疗技术让患者命运出现转折
赵大爷最终被确诊为坏死性筋膜炎。就这种病,他是幸运的:就坏死性筋膜炎这种病症而言,发展之迅速、危害之严重,在医学上是人人皆知的,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引流救治,其造成的死亡率高达70%!赵大爷大面积筋膜受损组织溃烂,病程拖了如此之久保住了性命,除了在郫县人民医院期间得到精心照料外,还有一丝侥幸的成分。好在是在最关键的时刻,他们选择相信医院。
2015年11月18日回到郫县人民医院后,他一边在内分泌科住院调理血糖,一边接受烧伤疮疡专家王乡宁的亲自换药,在换了几天药之后,王乡宁发现,溃烂部有肉芽长出来了,她一阵欣喜,“说明已经有了愈合的基础!”希望出现后,11月26日,赵大爷转到烧伤科继续接受治疗,在这里,除了王乡宁为他亲自进行治疗操作外,作为权威专家的付子俊教授时时给予高度关注,并对整个治疗过程进行指导。
他们的治疗手段,就是目前最为先进的再生医疗技术,“这种技术的强势在于,敷料中的药物可以激活干细胞的生长,让整个组织和皮肤全程再生。”付子俊教授说。
随着日复一日的换药和精心护理,赵大爷右小腿那巨大的创面逐渐长了起来,皮肤下因组织坏死而产生的空腔重新被肉芽填平,12月20日,王乡宁在换药时发现,空腔已经基本填充完毕了,于是,他们开始考虑在机会成熟的时候为患者坏死的皮肤植皮。
植皮分为两次,第一次是今年1月20日,王乡宁在赵大爷左腿上取下一块巴掌大的皮肤,切成小块,进行微粒皮种植,将它们埋置在肉芽里面,然后敷药,通过药物来激活干细胞生长。 “微粒皮种植这种方法尽管来得相对慢,但存活率很高。在这次植皮术后20天左右,创面便封闭了。”王乡宁说。
第二次植皮位置是接近大腿外侧的地方,在植皮前,医生做了个纵性切口,排出创面内200毫升的脓液,并将坏死的组织清理干净,然后为赵大爷安了一个负压引流仪,以促进肉芽的生长和创面的封闭。在更换了3个负压仪之后,脓腔没有了,可以植皮了。但此处质地较韧,肉芽增生厚度不够,无法进行微粒皮种植,在考虑不影响病人将来肢体功能的情况下,专家选择了拉网植皮的方式,这种方式愈合更快。
在治疗的每一个阶段,赵大爷的儿子赵建都清楚地了解整个过程,“王老师他们的工作做得太细了,之前根本没有想到过县医院竟有这么先进的技术。”他说,每一次换药,作为烧伤科主任的王乡宁都亲力亲为,创面几乎是按照专家预定的效果在一天天愈合。
就这样,今年2月21日,原本不抱希望的赵大爷出院了!
更多烧伤疮疡患者将在这里找到希望
细算时间,四个半月!赵大爷在经历了一场与死神的拉锯战之后,在郫县人民医院的帮助下实现了命运的反转。应该说,这不仅仅是该院烧伤科的成就,更是该院整体医疗实力水平的体现。
如今的赵大爷,依然每周到医院换一次药,在医生的面前,他可以拄着拐杖走一段路,但疼痛会让他产生畏惧。前不久,他到医院换药的时候,王乡宁用较为严厉且充满呵护的语气说:“我不允许你总是被轮椅推着走,你必须拄着拐杖走进来,你可以办到的!”她是希望赵大爷摆脱内心恐惧,主动去适应,“我们不单单是要把你的创面愈合了,我们希望你不能成为家里的负担,至少生活可以自理,所以,主动的锻炼很重要。”
赵大爷对郫县人民医院的感激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他吩咐儿子:“一定要感谢医生,你写一封感谢信,再做一面锦旗,我们给医院送去!”
这是一种最质朴的表达,因为,除了赵大爷的命得到了拯救,他们最为担心的经济负担并没有开始想象的那样让家庭无法承受。王乡宁说:“我们充分考虑到患者的经济问题,尽量为患者节约,整个住院周期,如此重的病,总共加起来自费部分只有4万多。”
付子俊教授说,赵大爷是郫县人民医院烧伤疮疡门诊自2015年4月成立以来治愈的最为危重的病人,“这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
他说,依靠再生医学这个技术,不仅在烧伤创面上,还可以使深度的烧伤治好后不留疤,另外一些巨大的褥疮、一些缺损的创面,经这个技术治疗以后,都完全能够生理性的修复,“指头断了一截以后,我们让他能够通过干细胞(再生医疗)技术实现再生,这是一项国际领先的技术,我们已经在用了。”
在付子俊教授带领下,郫县人民医院烧伤科开展治疗深度烧伤不留疤及微粒皮种植术,治愈了包括断指原位再生、糖尿病足等多项疑难杂症,改变了过去郫县人民医院不能救治重症烧伤病人的历史。赵大爷是病人中幸运的一个,但不会是唯一一个,更多的烧伤疮疡患者将在这里找到治愈的希望。
新闻推荐
昨日上午,2016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投资推介会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锦江宾馆举行。2016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期间,来自境内外450多家知名企业和知名商协会、机构的700多位嘉宾出席,“投资西部、...
郫都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郫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