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百年名校,郫县四中(郫县一中犀浦校区),英才辈出,再展雄姿。
2016年高考,郫县四中不负众望,再创辉煌:
高考本科上线466人,毕业生学习提升力全县第一
重点本科超目标任务93人,任务完成率居全县第一
本科超目标任务128人,任务完成率居全县第一
高三·8班重点、本科上线率达97%
高三·11班颜川翔同学高考英语成绩145分
高三·18班尚锟同学高考生物成绩88.5分(总分90分)
高三·9班刘倩同学高考数学成绩141分
重点本科上线总人数逐年攀升。四中学子用优异的成绩兑现了学校“高进优出,低进高出”的教育承诺。
郫县最早获得保送生资格的学校、连续5年高考目标完成率雄踞全县第一、高中教学质量连续20多年获成都市教育局表彰……面对这些骄绩,郫县四中(郫县一中犀浦校区)校长王仁飞没有大谈学校的“高分之道”,而是着重阐释了学校的理念:“我们以‘立人立德、立学立才\’为办学理念,以‘开启智慧人生新起点\’为教育追求,以‘成长、成人、成才\’的‘三成\’教育为培养目标,努力为师生创造一个学习知识、锻炼身体、塑造个性、创新思维的环境,让教师快乐工作,学生快乐学习。”正是这朴素而科学的教育观,为学校教育质量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创新人才培养
努力提高学生的提升力
郫县四中以成长教育为引领,以促进全体学生发展为目标,建立了“提升力”评价体系。通过引导学生“自助”与“互助”,唤醒、激活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让学生在评价中感悟、认同并内化学校的教育,构建起自身的价值体系。校长王仁飞表示:“提升力有别于提升率,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新型评价方式。传统评价方式过多倾向优生,忽视了学困生的点滴进步与转变。学校提出‘提升力\’概念,就是将评价方式多元化、具体化,只有学生有所提升,哪怕他的成绩仅仅比上次提高了一分,我们也为他的微小进步加油鼓掌。”
多一把尺子量学生,就会多一批好学生。在学习上没有取得高分的学生,并不意味着在其他方面不能取得“高分”。学校的“提升力”从来不局限成绩的提高,除了学习能力提升,还包括阅读力提升、行为提升、常规提升、体质提升、最具提升班级等范围,以突显每个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变化与进步,点燃个体竞争力,激发群体战斗力,促进学生自觉学习努力上进。“提升力”立足于新时期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提升”,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关注与鼓励,构建起无限广阔的精神提升空间。
强身健体
为智慧人生打好“底色”
“三成”教育第一就是成长,学校历来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树立起“健康第一”理念,坚持推行绿色阳光体育锻炼活动,帮助学生强健体能,为智慧人生打好底色。学校对传统的运动形式进行拓展,将跑操、足球、篮球、跳绳、韵律操、武术等项目融入到阳光大课间中,制定了详尽的活动方案和制度保障,并建立了相应的安全预案。每到大课间时分,各种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有序开展。师生们共享运动的快乐与魅力,体验生命的活力与欢畅,养成积极向上、豁达乐观的生活方式,以健康的体魄走向未来。
现代社会需要身心健全的人,郫县四中特别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发展。学校加入了郫县心理健康中心组,除了日常心理教学,还面向全校开设心理选修课和心理社团,加强对学子心理干预;创建心理咨询室“心灵成长关爱中心”,开展5月心理健康系列主题活动;编撰《向阳花》心理健康校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组织师生编排心理剧,以故事启发师生对心理问题的思考;与西南交大学生心理学会联合开办“高三考前心理辅导活动”,引导学子学会自我解压和调节,切实保障每一个学子健康、阳光、向上的成长。
“先做人,再成才”
铸成学校文明之源
“先做人,再成才。”最质朴的语言隐藏着最深刻的教育,也铸成了郫县四中的立校之本、文明之源。学校大力推行“立人立德”的德育教育模式,挖掘深层次的精神内涵,让学生的内心受到震撼与教育。“教育的使命就是立人德高,立才学博。四中的人才愿景是培育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品质提升,让学生的生命价值在成长、成人、成才的过程中得以彰显。”校长王仁飞说。
“诚信、勤奋、守纪、创新”是学校德育活动的几大主题,也是整个校园的情感基调。每年新生入学,校领导都会在开学典礼上提倡“做一个勤奋的人、一个讲诚信的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学校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立志成才为主线开展前途理想教育;以热爱生活为主线开展感恩教育;以培养行为习惯为主线开展养成教育……无论是学雷锋日、“文明礼貌”教育月、18岁成人仪式、国家公祭日系列活动、“一二九运动”纪念……各种德育活动上,同学们都将自己的行为与国家和民族的责任紧紧相连,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家长、对教师的感激之情。
如果说活动是一个点,那么郫县四中总能把点画成一个圆,形成教育的强磁场。郫县四中的校园是一个永不停歇的青春舞台,每一项活动都是学生唱主角。文学社、心理社、书画社、摄影社、音乐社等10多个社团活跃校园;一年一度的运动会、艺术节、辩论赛、校园歌手大比拼精彩纷呈。学生们在活动中舒展个性、彰显特长、释放压力,享受着幸福美好的校园时光。
自主合作学习
“灵动三元课堂”带来教学共赢
追求教学质量的根本在课堂,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郫县四中在吸收课堂教学改革已有成效的基础上,充分整合软硬件资源,架构数字化教学平台,开发、使用微课等教学资源,将数字化、信息化运用于常态教学,积极探索实施“灵动三元课堂导学模式”。这是以发展学生主体性为目的的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聚焦课堂,它把课堂学习分为心动元、灵动元和互动元三个活动单元,心动元利用情景启迪学生思维;灵动元学生以独立或合作的探究方式获得新知识;互动元在测评过程中锻炼学生交流沟通能力。“灵动三元课堂”既适用于高中文理各科,也适用于高中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等,更有利于导学案的编写和课堂实施,也为学校“立学立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
在课堂改革中,学校还巧妙利用课前两分钟时间,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候课”诵读活动,帮助学生把课间休息时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回课堂,点燃学生的学习兴奋点,使思维达到最佳水平。诵读内容以当前课堂学习内容或教师要求阅读的课外内容为主。在“候课”诵读活动基础上,学校把阅读拓展为“智慧四中,书韵流香”系列活动,建设楼道图书站、班级图书角,把校园打造成为开放式的“阅览室”,开展诵读演讲比赛、好书伴我行、好书推荐等全校性的系列活动,让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学校精挑细选收集了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店的资料,做成“我的高中阅读计划”手册,便于每个学生根据兴趣“私人订制”阅读计划,构建出一个理想的文化生态乐园。
关注教师发展
打造智慧型师资团队
郫县四中拥有一支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综合实力出众的教师队伍。全校200多名教师中,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省市劳动模范就有60多名。新高一年级的20多名精英教师师德高尚、教艺精湛。从211大学选聘的优秀大学生使教师结构向年轻化方向发展。教学上,由特级教师牵头组建的名师工作室,构成教育教学改革攻坚团队,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重视多元培训,创造学习机会。在科研兴师道路上,学校搭建各类平台,开展多元培训,长期举办新课改培训、学科培训、班主任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学科带头人培训等系列活动。仅去年就派出40多名教师赴北京、上海、宜川等地参加各种培训活动,60多名教师参加省内培训,回校后组织研讨“他山之石”,把掌握的教育理念内化成自己的教育理解,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建立了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引导中青年教师走内涵发展之路;还确立了名师培养计划,鼓励名教师从教学问题中提炼研究专题,形成研究共同体,在研究的过程中提高教学领导力,示范、引领青年教师由“教学型”向“研究型”转变,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开展。仅去年,学校教师王永雄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教师(全县仅两名);徐苹被评为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郭怀武、杨季东、宋超英被评为成都市教育教学先进个人;蒲靖宇、沈学东等31人被评为郫县教育教学先进个人……
以课例为载体进行特色校本研修。郫县四中是国家“十一五”规划课题“有效教学途径研究”实验学校、成都市“十一五”《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区域活动模式研究》课题实验学校,先后承担课题《高中课堂导学案教学有效策略研究》、《微格教研与青年教师发展的研究》(已结题)等,许多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成为教育教学执行能力,不仅使教师们不仅站稳了三尺讲台,也让学校的发展越来越有底气。
陈茵/文 图片由郫县四中提供
后记
郫县四中(郫县一中犀浦校区)是蜀都犀浦唯一的百年学府。这所学脉渊远的名校砥砺前行、积蕴芳华,万千学子从这里放飞梦想,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和各行各业的精英。近年来先后有张川、张涛、但萍、李阳、周克克、张静等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开启自己智慧人生的新起点。奔流着百年文化浸润的血液,秉承着持续和谐发展的基因,全体郫县四中人把个人的智慧及学校的理想,统一在教学管理特色之上,继续谱写教育事业新的华彩乐章。
新闻推荐
产业空心小镇蝶变全球创客乐园成都郫县菁蓉小镇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中国改革报》
“北有中关村,南有菁蓉镇。”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宣传口号。走进成都郫县菁蓉小镇,五颜六色的公司招牌挂满临街大楼,让人一下子感受到了创客的激情。截至目前,菁蓉小镇已改造完成创新创业载体40万平方米...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