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手礼是个很时髦的说法,过去我们说“特产”。每回出差,或者去旅行,总不能空手回来,要带些小玩意儿,回来送给朋友、同事,表明一点心意。
带伴手礼这件小事,却往往令人感到纠结,因为带什么东西才合适,真的是需要花一番心思的。
在这一点上,日本人就省心了许多,一般而言,带些糕点或是糖果就可以了。我到日本旅行的时候,乘坐新干线,发现车站里有很多卖点心的店铺,想来就是为了方便人们在回去之前买些伴手礼,省心省力。
对我们而言,买点心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以我个人的经验看,全国各地被作为伴手礼售卖的点心,味道大多差强人意,颇有些千人一面之感。
那么,我们在选择伴手礼时,怎样做才显得明智呢?在我看来,有三个因素不得不考虑。首先是经济因素,伴手礼不宜太贵,一方面要为自己的荷包考虑,尽可能地花小钱办大事,另一方面,也避免给接受赠予者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其次是特色,要是带回来的伴手礼,在自己所在的城市超市里就能买得到,未免有些令人尴尬;最后是实用性,带明信片、冰箱贴之类的文创产品,清新、文艺,其实是不错的选择,却不够实用,送文青一定不会有错,如果是其他人就需要重新考虑一下。
当然,除去这三个因素,在选择伴手礼时,还应当对症下药、看人下菜,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做出最优选。
下面,就谈谈个人一些成功的、失败的经验吧。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么就从失败的案例说起吧。我到杭州旅游的时候,曾经在楼外楼买过一回真空包装的东坡肉,带回家给爸妈尝尝。加热后一尝,完全不是那个味道。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把剩菜打包,然后带回家热一热。往后,我就再也没考虑过买这种真空包装的食品做伴手礼。
与之类似的,还有在昆明买的鲜花饼。其实,鲜花饼实在是一种非常成熟的伴手礼,选它作为伴手礼,没毛病。但是,单就味道来说的话,它又是难以与昆明街头刚刚出炉的热乎乎的鲜花饼相比的。
比较受欢迎的伴手礼,反而是一些价格相当低廉的小玩意儿。比如豆瓣酱,我去四川旅行,回来时给办公室的同事每人送了一包鹃城牌的郫县豆瓣,反馈非常好。去镇江的时候,我带的是恒顺金梅的镇江香醋,同样大受欢迎。这样看来,花小钱办大事,真的是存在的。
新闻推荐
成都版《我和我的祖国》快闪引发世界各地成都人共鸣 成都,安逸!
吴新:有一种乡愁叫成都,有一种热爱叫祖国。受访者供图李玲琳一声地道的“成都,安逸”,把最具成都味道的生活方式唱得淋漓尽致...
郫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郫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