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成都 今日新都 今日温江 今日双流 今日郫都 今日简阳 今日彭州 今日邛崃 今日崇州 今日金堂 今日大邑 今日蒲江 今日新津 今日都江堰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今日双流 > 正文

“不能挖”之后,中西部和东北如何聚才留人

来源:广西工人报 2019-06-18 01:0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综合

中办、国办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中西部地区稳定人才队伍,发达地区不得片面通过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特别是从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挖人才。

两办禁止“竞价抢挖人才”,无疑为稳定欠发达地区的人才队伍创造了政策环境,但“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依然存在,也正因此,如何聚才、留人便成为舆论“爆点”。接下来就看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如何“留心”留人了。本期《深度聚焦》,通过梳理一些地方聚才留人的成功经验,以期为各地聚才、留人提供借鉴。

A、比硬条件更吸引人的是“软环境”

“来了就不走了!”从最初的3个人到现在300多人的规模,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已在成都兴隆湖畔扎根。

“在这儿,我们已经‘生产’了27项核心技术、56种科技产品。”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文胜说。

如今,该研究院已经成为兴隆湖畔的“明星团队”,80%的研究人员拥有国内外名校背景,还成功孵化了5家高科技创新企业。吸引他们的,不仅仅是办公场所、厂房租赁这些硬条件,更多的是成都的“软环境”。

“我们刚来的时候,人生地不熟,成都相关政府部门主动对接,还指定专人给我们讲政策、做咨询,上门来服务,还帮助我们去四川高校招聘人才,很快我们就站稳了脚跟。”高文胜说。

“有人气、有干劲”是很多外来人才扎根成都之后的感受。

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平台公司,商汤科技落户成都天府新区,看中的就是成都的“软环境”。“从一开始,我们就对在成都的发展充满信心,事实也证明我们的判断非常正确。”商汤科技董事长助理李雨杭说。2016年6月刚在成都成立分公司时,他们只有20人的团队、一层楼办公区,现在已经发展到了70人的规模,整个4层楼都是工作区。

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成都发现了很多新的合作机遇。“现在,成都双流机场已经运用了我们的人脸识别技术,相信我们在西部的发展前景会非常好。”对于未来发展,李雨杭信心满满。

“我们来晚了!”艾尔建全球执行副总裁彭睿康颇有些遗憾地说。与一些跨国制药企业相比,艾尔建进入成都市场的时间较短,但迅猛的发展势头让彭睿康感到非常惊喜。

“最近三年,我们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已经达到3亿美元,员工人数也增长到870人。估计到2025年,中国市场营收将达到10亿美元,未来,中国西部市场是我们企业发展的最大增长机会。”彭睿康说。

近期,全球首家艾尔建创新中心在成都正式启用,这也是中国首个提供医美医生专业培训的教育基地。从正式与成都高新区政府签订合约到一期项目投入运营,全球首家艾尔建创新中心成立仅用了7个月,这有力地诠释了艾尔建加快布局中国、投资中国的决心。在未来的五年内,艾尔建将投资1000多万美元建设并运营该中心。

“吸引我们而来的,不仅是成都乃至西部广阔的市场,更重要的是这里高效快捷的营商环境,以及优质的人才资源。”彭睿康说,他们将会在成都投入时间、投入各种各样的成本,希望能够跟西部市场一起快速成长。

B、系列“人才新政”是聚才留人必选项

“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这句话深入人心,早已成为成都最好的广告语。而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人才新政”,更让成都成了人才聚集之地。

2017年7月20日,成都发布“人才新政十二条”,放宽人才落户限制。实施一年多以来,已经有27.5万“蓉漂”在成都落户扎根,其中有不少是高文胜这样的高层次人才。

给予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扶持、鼓励青年人才来蓉落户、保障人才住房……这些含金量高、惠及面广、支持力度大、针对性强的人才政策,让人才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

与成都一样,哈尔滨为了吸引高校毕业生来哈就业创业,留住本地人才建设家乡,也出台了许多政策,为人才提供全面服务。比如,不断提标扩面的人才补贴政策体现了吸引人才的诚意,两年累计使用人才发展资金550多万元;为了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全市近400家见习基地提供了大量见习岗位。

2017年,于洪洋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电子学专业硕士毕业,他曾经在临近毕业求职期间参加了某南方外地企业进行的校园招聘并到当地工作。今年他恰好看到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聘信息,家乡企业给他提供了极佳的专业发展平台,哈尔滨市更给和他一样的硕士毕业生提供了安家费、重点产业项目引进人才生活补贴等优厚待遇。“之所以回哈尔滨发展,是因为这里有很好的人才引进政策,再加上公司的岗位非常适合我,没有理由不回来。”于洪洋对于哈尔滨的人才引进政策赞不绝口。

据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张秀丽讲,企业引进硕士毕业生可获得3万元的安家费补贴以及重点产业企业引进人才补贴。这对于我们这样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来说为吸引高素质人才增加了吸引力。“我们已经利用这个政策引进了9个人,4名硕士,5名本科生。安家费的及时发放,让人才看到了政府和企业求贤若渴的真诚。”张秀丽说。

据哈尔滨市人才服务局评价推荐处处长赵双介绍,按照政策,政府对于企业引进的博士给予安家费10万元,购房补贴10万元,生活补贴每月2000元,连续发放3年。对企业引进的硕士研究生给予一次性安家费3万元,分3年发放。对哈市重点产业引进的本科生给予生活补贴,每人每月500元,连续发放3年。截至2019年5月底,全市共有184家单位1051人符合申报条件。其中硕士生有333人,本科生有718人。两年累计使用人才发展资金550多万元。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就业见习成为人才成长的重要一环。今年哈市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毕业见习基地的开发建设。不断增加的见习岗位为高校毕业生增强就业竞争力,为本地企业吸纳人才提供保障。

在黑龙江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的仓储库房中,蔡会娟正在忙碌着。她是一名药品检验专业毕业的大专生,就业实习后,不仅学习了完整的工作流程以及药品仓储知识,更得到由政府和企业双方发放的生活补贴。

“在公司实习期间,我的工作能力有了很大提升,掌握了很多工作实操以及沟通的相关技能,为我未来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蔡会娟说。

从2018年以来,哈市就扩大了就业见习对象的范围,将高校毕业生、技工院校高级工以上毕业生、16~25周岁登记失业青年全部纳入见习对象范围,并取消户籍限制。同时,对开展就业见习任务的单位,按哈市当年最低工资标准的50%给予就业见习补贴,见习人员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50%以上的单位,补贴标准提高至60%。截至目前,哈市共确定近400家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作为市级青年就业见习单位,提供见习岗位8000个。10年间,参加就业见习的高校毕业生2万人,就业成功率突破90%,拨付见习补贴9700万元。

“我们要组织全市近400家见习基地,持续开发大量就业见习岗位,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哈尔滨市人才服务局副局长闫树君说。

C、良好的人才服务体验亦是加分项

除了强有力的落户政策,成都多部门还通过各种手段,优化流程、简化手续。23个公安办证中心、166个成都公安“一站式”服务办证点,随时为青年人才办理户籍登记等相关业务;包括人才落户、市内全域迁移、户籍迁出及注销、新生儿入户、非主项变更5大类26项服务事项,都可以在网上办理;推广应用“高校户籍管理系统”,实现“一窗、一网、一站、一次”办结在校学生落户……

近年来,哈市不断加大吸引人才力度,落实各项人才政策。除了各类经济补贴优惠政策,哈市人社部门更利用“互联网+”的手段打造“人社云”,多项人才相关经办事项实现了网上办理。方便快捷的办事流程为留住人才锦上添花。

王泽是一名去年毕业的高校毕业生,今年他打算考公务员。按规定,他需要准备人才部门提供的档案存档证明。王泽来到人才服务局窗口后,没有经历以往的排队过程,而是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利用自助电脑设备轻点鼠标打印了证明材料,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

而按照以往要求,大学毕业生报到、档案查询等工作都需要毕业生本人到人才服务窗口进行办理。每年毕业季,办事窗口前排队等待办理业务的毕业生非常多。今年,人社部门出台政策简化报到服务,发挥“哈尔滨人才网”的作用,实现主要功能在线服务。按照规定,对档案邮寄到哈尔滨市人才服务局,《就业报到证》开具到“哈尔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毕业生,可用手机网上关注“哈尔滨人才服务”微信公众号,点击“在线业务”按提示办理报到手续。自带档案的,可带《就业报到证》、身份证到哈尔滨人力资源中心五楼服务大厅办理报到手续,不受报到时限限制。

今年,哈市人社部门着力打造“人社云”,截至目前,保管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各类流动人员人事档案27.5万册。2018年以来,办理高校毕业生报到1.4万人,接收转出人事档案达62万册,查阅借阅填充档案3.1万人次,完善代理人员信息库达8万人次,出具各类证明2.2万人次。

D、媒体观察:西部有西部的独特优势

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在对人才的吸引力上,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要弱很多。但事实上,西部有西部的独特优势。

新华每日电讯就曾经采写过一篇报道,说的是四川乐山市近年来陆续引进了一批名校博士,集中在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他们为什么会选择来到西部小市的职业学院就业?几位博士坦言,他们需要实验室。如果在名家云集的东部名校就业,实验室、课题等科研资源很难向刚毕业、没有名气的博士倾斜。而西部的硬件条件并不差,而且西部房价低、生活费用低,作为事业的起点是比较惬意的。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这批博士也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其中7位党员博士在乐山市组织系统的牵针引线下,与乐山市沙湾区共建佛手柑产业,把智慧、科研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找准了课题和个人努力方向。他们下一步将与佛手柑产业共成长,努力实现产业、科研双丰收。

这个例子反映出,要聚才留人,必须要抓住人才的需要来供给资源,做好人才建设的供给侧改革。要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胸怀,来建设西部的智力结构。

人才有成才的规律,特别在产业链条全球化分工的当下,人才链条也面临着不同阶段、不同平台的跃迁。从国家层面来讲,将人才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配置在最适合他们当下能力的位置上,并创造让他们成长成才的环境,才是智力资源的最优选择。

而且实事求是地说,西部地区目前对人才吸引的力度正在加强。西部经济板块的快速隆起、西部对外开放的活跃、西部生活方式的多元化、西部与东部发达地区的房价价差等,都对青年人才形成了强有力的吸引。以成都为例,对急需紧缺人才,成都将提供人才公寓租赁服务,租住满一定年限可按其贡献、以不高于入住时市场价格购买该公寓。这相当于向青年人才抛出了一份风险承诺:你若为我付出智慧,我将为你保价5年。据四川省统计局统计,2018年四川新增的39万常住人口当中,成都常住人口比上年增加28.53万,占全省七成以上,其中新入户者相当一部分是大学毕业生。

就如同风险投资一样,既要放手为智力引入创造机制条件,又要解决好智力资源的“退出机制”:要么达到协议盈利退出,要么转为“智力股权”继续共赢,要么达不到要求准许淘汰出局。不管哪种方式,都要优先将智力的跃迁、将人才的利益和出路作为制度设计的基本导向。

西部不能只注意到地方人才管理者的情绪,因为这样的情绪很多来自“只点人数”的“人才政绩观”,来自“养了多年的鸟飞了”的“情感观”。西部要立足现实,创新条件,在产业链条全球化的视野里来谋划人才链条,来挖掘人才的洼地,解决人才培养的起步问题。

要聚才留人,没必要做到面面俱到,没必要推进人才所属终身化,关键是要认识到人才链条流动是大势所趋,要尽早积极融入、参与到人才链条全球化的分段、分工中。围绕房价的起步、财富的起步、机遇的起步、事业的起步、信仰的初心等定位,合理配置行政资源,进行个体人生的“孵化”,理解、认可、并积极主导人才的阶段性退出。

南京大学社会建设与社工研究院院长彭华民表示,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要想聚才留人要多考虑“综合性指标”。通常来说,人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责任、任务和危机。因此,哪个地方最有助于人才妥善处理这些任务和危机,哪个地方就是他最愿意流入的选择。

客观而言,反对“竞价挖人”终究只是一种保护性政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人才“虹吸”效应。欠发达地区要实现人才队伍稳定,不能只是抱怨东部地区“掐尖”,关键还是要做好“内功”,为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干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留心”来留人。

毋庸讳言,一些地方人才流失严重,与人才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有关。比如,尊重人才仅仅喊在嘴上、写在纸上,拿不出多少实招、真招、管用的招;再比如,有的科研院所甚至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做好,导致科研人员为琐事烦心劳神,耗费大量本该用于创新创业的时间和精力。这种环境难以让专业人才实现人生价值,难免人心思走。

事实上,欠发达地区在人才建设方面固然有不少“后发劣势”,其实也存在一定的“后发优势”。常言道“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愿意去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施展抱负的人才一定也不在少数。问题在于,这些地区能否营造“才以稀为贵”的比较优势,解决困扰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问题,让人才能够引得来、留得住、挖不走。

新闻推荐

5小时飞抵德里 成都9月将开通直飞印度航线

6月12日,印度靛蓝航空(IndiGo)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于今年9月15日起,开通“德里-成都”定期直飞航线...

双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双流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不能挖”之后,中西部和东北如何聚才留人)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