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下午5时,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天府街道市民中心三楼的“3+2读书荟”书馆里已经逐渐聚集了很多人。近来,类似的生动画面在成都市温江区一幕幕呈现,体现出温江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太极在温江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味道。在万春镇,由太极衍生出的太极文化讲堂、太极文化节等活动正架构着这一特色文化品牌,也展现了万春镇“政府引导、协会组织、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群众文化活动模式。不止在万春镇,早在2012年,温江就把加快“文化强区”建设纳入党委政府目标考核体系,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并出台一系列文件,奠定了政策保障的基础。政策保障勾画出了温江文化建设的蓝图,财政投入和人才保障则化身为温江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左膀右臂。据介绍,温江全区文化事业经费从2011年的4006万元增长到2012年的4399万元,再到2013年的5820万元,占财政支出比分别达到了1.51%、1.62%和1.65%。
温江区公平街道将今年定为“百姓文化年”,紧扣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题,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三八”妇女节系列广场舞大赛、 “六一”儿童节文艺活动、庆端午节趣味活动之绘画书法展……虽然活动多,但公平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的周春燕却一脸轻松,“全都是群众自编自演,我们只负责后勤保障。”
温江区公平街道办事处所辖的正宗社区是一个7000多人的“村改居”农村社区。2009年,正宗社区建设了社区文化活动室,并打造了以“孝、和、信”为核心理念的国学文化主题社区。除了国学艺术社开设古筝、二胡、竹笛、葫芦丝等民族乐器培训班和书法、绘画等传统文化培训班外,国学讲堂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社区每年聘请国学专家、教授来授课。目前,正宗社区已初步形成“聆听传统文化的智贤之音,感受特色文化的独特魅力”的社区文化品牌。
温江区于2008年底已率先在全市实现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全覆盖和标准化建设。目前,温江区已初步形成了“一镇(街)一品”的文化格局。
原载中国文化报6月13日02版
新闻推荐
值得关注的还有大邑县,该县反复聚焦列清单,严把问题认领落实关。县乡两级领导班子采取面谈、问卷调查、随机调研、举事例求证、集体审议等方式,对省市两级督导组反馈的问题、“六进四访”查出的问题...
温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温江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