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成栋
“咋不晓得哦,天天看新闻,90多分钟就到了,比公交车还方便。”12月25日上午,记者拨通了家住重庆市璧山区张元文的电话。谈起即将通车的成渝高铁,63岁的老爷子兴致很高,因为从他家到高铁站只有五站路。这意味着,他以后来成都看病,更省时更方便了。
实际上,就在5个多月前,因为无法承受长达4小时的大巴车旅程,这位身患多种慢性病的老人暂时放弃了来成都医治的机会。如今,路过家门口的成渝高铁开通,老爷子恢复治疗的心又有了。
张元文身患多种慢性疾病,今年7月初,听说川渝两地已经在部分医院试点医保互认的消息后,已在成都市温江区安家的女儿张莉莉极力主张父亲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看病,“华西医院是这方面的权威,又能医保结账。”
7月中旬,他在成都接受了为期8天的第一个疗程,治疗效果非常理想,但想到每隔一个月要来成都完成一个疗程,又不想来了。张元文和老伴两人,往返成都和璧山之间,只能靠大巴,又耗时又颠簸。此后,任凭儿女们多次劝说,张元文仍然态度不改:“不去!每个月跑一趟,没病死倒要被颠昏了。”
早在2012年,成渝高铁璧山站破土动工时,刚刚退休的张元文就是围观者之一。此后3年,他始终在关注高铁的建设进展。11月底,成渝高铁年底前正式开通的消息传出。加上这几天,张元文通过报纸和电视得知,由于车厢稳定性好,有记者上车体验途中就睡着了。这让他兴奋不已,还主动联系了之前的主治医生:“过了元旦,我就去治。”
12月25日晚,当记者再次致电张元文时,老人说儿子已经给他买了元旦当天的车票,他和老伴打算去成都与女儿一起跨年,“好巴适嘛,上车找到位子,小睡一觉就到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雨)12月29日,记者从温江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获悉,该中心对政府采购、建设工程、资产资源处置等公共资源交易的受理要件、在线审批、标书制作等关键流程进行优化,共精简17项交易流程,将...
温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温江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