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韭黄宴吗?见过韭黄种植吗?韭黄宴有百年历史了,那味道真是地道。”目前进入韭黄上市的高峰期,记者来到盛产韭黄的温江区和盛镇渡桥村,村支部书记徐林向记者介绍起当地的特产韭黄。据了解,渡桥村种植韭黄历史悠久,已形成本村一大特色,至今依然采用传统生产方式,保持百年品质不变,其方式生产出的韭黄在市场上独领风骚。
河流冲击成肥沃土地
一亩韭黄一年收入超5万
穿过林盘来到渡桥村,只见无数条深沟高厢一条条地排列在土地上。沟深略有一米,两边是用沙土垒成的垄厢,厢里种着渡桥村人的传统蔬菜——韭黄。
据村支书徐林介绍,历史上渡桥村旁边有条月石河,河道在村边转了一道弯,每年雨季河水泛滥,把河沙冲刷到河湾里,年复一年,一个地势较高的“土包”形成了,河流却在岁月的长河中消失了,留给渡桥村人一大块肥沃但不能淹水插秧的旱地,特别适合韭黄生长。
种韭黄收入怎样?村民叶大爷算了一笔账,以一亩田计,每年产量保持在5000斤以上,市场上批发价没有低于过每市斤8元,另外两季蔬菜套种兼种,收入不少于3000元,一年干下来,将近5万元收入。因效益好,又有技术支撑,不少年轻人从外面回村加入到韭黄种植,由此一来,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目前已经发展到30多亩。2015年,村里专门成立了温江区益佳蔬菜专业合作社,种植户均加入到合作社里,共同谋划,共同经营,把韭黄做成村里的连锁产业。
继承传统农耕
发展观光农业
韭黄是餐桌上一道普普通通的菜,如何让这道菜变得更加丰富,赋予历史文化,融入现代内容,渡桥村村委会在发展思路上开动了脑筋。徐林介绍,今年,渡桥村韭黄种植面积将沿袭原月石河两岸一公里的范围内拓展,面积不低于200亩。由于韭黄种植的特殊方式规范标准的垄厢也能成为一道风景。
“基地有面积,销售有市场,让传统产业发挥最大化。”该区农发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渡桥村韭黄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在全区乃至全市都极为少见,最关键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在工业化、城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让居住在城里的农村人外出务工的村里人,留住乡愁,知晓传统农耕,这里面的文章值得大写特写。
张建国 本报记者 李娟 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涂洲记者余星雨)记者从温江区卫计局获悉,计生特殊家庭再生育扶助项目已于近期在该区正式启动,该项目将从多方面为计生特殊家庭送“福利”,进一步加大对计生特殊家庭的关爱和帮扶。“这个项目主...
温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温江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