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来到成都医学城医科总部,我们的创业之路就像装上了喷气式发动机!”日前,在成都医学城医科总部产业园内举行的“创业天府·菁蓉创享会”上,峰际生物创业带头人宋旭在分享创业经历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作为成都医学城的核心孵化器,医科总部自去年竣工后,目前已经引入10多家“三医”类企业和机构,通过对这些创业项目进行孵化,各项目正蓬勃发展并形成紧密的产业链条,“三医”融合带来的化学反应,正助推成都医学城迎来飞速发展期。
走进成都医学城最为核心的孵化器——医科总部,这里排列着20栋5层高的生态花园式独栋楼宇,部分楼栋已有项目入驻,部分楼栋正在装修。除峰际生物外,这里还聚集了华大基因、益善生物等十余家企业和机构。
做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这个“引擎”
对于一个“三医”企业和机构打堆的园区来说,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打造有着“引擎”的作用。前不久,华西医院药效评价中心落户医科总部后,立即引起大批新药研发企业追随。据介绍,华西医院药效评价中心由四川康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它入驻后,立刻紧随而来的就有致力于SR抗癌新药研发的会灵欣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核心产品已取得中国及美国1类新药专利认证,即将在医科总部开展专利成果转化。据透露,还有不少新药研发企业也闻风而动,正与成都医学城方面接触表达进驻的愿望。
另一个针对诊断试剂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也在打造中。据悉,通过医科总部与企业前期磋商,目前已决定由峰际生物牵头,与温江区国有平台公司一起共同打造可为诊断试剂企业提供服务的公共技术平台。该平台预计建设符合国家新版GMP规范的、具备通用检测条件的标准实验室,主要为诊断试剂初创团队提供从实验到技术支持、到配合申报的一条龙的系统服务。
“三医”产业链条
聚集更多项目
记者深入采访发现,医科总部引入的这些企业和机构,他们之间以及与成都医学城其他企业和机构之间,正在发生着“化学反应”,一条全新的产业链条正在形成。
香港上市的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早在2014年医科总部一期尚未建成时,就签订了入驻协议,成为医科总部最早的来客。这是一家国内领先的DNA、测序、抗体、实验耗材制造商。该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之所以对入驻成都医学城如此“急不可待”,原因是这里已经来了十多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如博奥生物、凯普生物、益善医学……这些第三方检测机构在进行检验检测时,都需要用到DNA测序的实验耗材,而生工生物正是一家生物医学实验耗材供应商。简言之,第三方检测机构需要从生工生物那里购买实验耗材。正是这种紧密的上下游产业链关系,把他们聚集在了一起。从整个成都医学城来看,这种“化学反应”对于整个产业聚集和提升,都有极大推动作用。
习修鹏 本报记者 李娟 李颖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黄一可)四川金强男篮俱乐部与品胜股份昨天在温江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后者将连续三个赛季冠名四川金强男篮,四川队也将以“四川品胜队”的队名出征CBA联赛。双方在签约仪式上共同喊出了“强...
温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温江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