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温江区)
双流彭镇有一家老茶馆,我去了四次。
第一次朋友带我去,后三次我带朋友、同学去。
名气太大了,拍电影的、摄影的在这川流不息。
我自然是随身带有相机,但从来没有认真拍过。这个茶馆,每一个角落都被其他镜头仔细扫过,我还没想过能拍哪里,或者怎么拍。
第一次到第四次,茶馆没有变化,老板没有变化。
戴着眼镜、光着上半身系着围腰的茶老板,如同餐馆里的招牌菜,是每一个镜头不可放过的经典形象。
茶老板很有镜头感,当相机瞄过去时,会自然选择合适的光线、合适的造型摆好。
一
我举着相机在茶馆里没有目的地瞎逛,刚当完模特儿的茶老板提着一壶茶过来了。
“你在旁边的那间小屋拍过没有。”茶老板问。
我摇头。那些小屋我能随便进入吗?
老板对我招招手,我跟着他进入一间满是灰尘的破烂小屋。
房间里堆着杂物,有一柜一椅一台缝纫机,木头柱子上挂着竹编的斗笠,灰尘在亮瓦下旋转起舞,我好像回到了久远的时代,人感觉有点眩晕。
“把相机给我。“茶老板的声音不容商量。我乖乖地递了出去。
“你在这坐好,端一本书,脸朝向门外”这房间似乎带有奇怪的魔力,我按照茶老板的吩咐一一执行。
茶老板取了一面镜子挂在门上,这是一扇镶着玻璃的门,其中有一块玻璃破了。
茶老板透过玻璃的破铜向外拍摄,焦点对准镜子里的我。
于是有了一幅奇特的画面,像两个时空的拼接。
我惊得目瞪口呆。
二
“还想拍吗?”茶老板问。我使劲地点头。
移至茶馆大门边,阳光从门外斜斜地射入,坐在那,四分之三的侧面光源,背景很暗,伦勃朗的油画效果。
我端起一杯茶。“不行,需要点烟雾”。茶老板放下相机,给自己点上一支烟,重重地吸了一口,烟雾含在嘴里,他从我手上拿过茶杯,揭开茶盖,再把口中的烟雾吐到茶杯里,又迅速地盖上。几秒钟后再揭开茶盖,只见一股浓浓的烟雾从茶杯中飘出,缭绕地弥漫在脸上。
太棒了!!
茶老板再次向茶杯里吐进烟雾,盖上茶盖。
“你照着我的样子揭茶盖。“茶老板把茶杯递给我。我心领神会。
遗憾的是,茶盖揭开的速度太快,茶老板按下快门的时候烟雾已散去很多。
三
“老板,泡茶。”有顾客在吆喝。
“来了。”茶老板欢快地应道。相机递给我,又迅速地奔向他的老虎灶。
我回到座位上,跟一起来的同学们分享着刚才的照片,稀奇着这家茶馆和这家茶馆里的老板。
天气很热,现在的温度是今年的最高峰,以及今天的最高峰。
茶馆里没有空调、没有风扇,我们不停地摇着蒲扇。
喝茶、吃瓜子、和同学久别重逢地聊天都不能转移高温带来的烦躁,我们大汗淋漓。
起身吧,寻一个凉快的去处。
我开始收拾相机,装包。“美女,过来。”回头看见茶老板在招呼我,放进包里的相机又迅速地取了出来。
依然是他当导演兼摄影师。
我被安排在老虎灶旁,灶上一大堆茶壶和茶杯。茶老板在距离我的三米处,揭开一个开水瓶盖,水瓶里不断向外冒出热气。相机就在热气的上方,对准了我。
出来的画面梦幻,好像老电影里散落的胶片。
同学们在不停地唤我。
茶老板并没有立即把相机给我,他又对准了茶杯,出来一张奇异的画面。
同学们已经付了茶钱,真该走了。走到门边,再回过头去,已经在柜台里的茶老板正指点着一个摄影爱好者。
可能爱好者悟性欠佳,茶老板举起相机做起了示范。
民间自有高人在啊。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小玲)记者12月19日从省公安厅获悉,继2010年后,公安部近日命名新一轮“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四川省1个城市公安分局、4个县公安局、9个基层队所榜上有名。此次全国共12个市级公安...
温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温江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