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四川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定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
成都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明确了保持经济领先增长、城市功能和形态显著提升、对外大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改革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宜人成都建设全面推进的奋斗目标。
满怀信心迎接党的十八大,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成都市新都区建设“高端低碳、集约高效的产业强区,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宜居新区,传承创新、独具魅力的文化名区”目标不动摇。在这场“大会战”中,新都抢抓“北改”机遇,强力推进“五大兴市战略”,坚持服务业倍增发展目标不动摇,高端打造千亿功能区,成为北部新城商贸综合功能区的历史使命。
东至宝成铁路,南至绕城高速路,西至竹园路,北至香城大道,总面积25平方公里,这里是成都市级战略功能区——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的新都核心区。
笃定于“商贸产业城、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定位,肩负着夯实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主体区产业支撑的历史使命,延续着“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的脉络,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正演绎着高端商贸“千亿”功能区的新都样本。
立足高端
“产业倍增”的加速器
机器轰鸣,塔吊忙碌。
“传统的五金机电集市将在这里实现智慧转型,年内将实现建成投运。”走进成都国际物联港,这个集“国际机电总部”和“商贸物联港”两大产业集群功能板块于一体的巨鳄,由于引入了极具科技含量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嗅觉敏锐的商人。
这只是新都北部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强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倍增的一个缩影。
“这里已经成功引进项目16个,总投资逾300亿元,预计建成投运后将实现销售产值1261亿元,税收38.26亿元,解决就业人数2.84万人。”新都区相关负责人说。
大项目凝聚着新都人对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的内涵解读——这里既是“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试验田,也是“充分国际化”的先行区,更是实现成都实施“产业倍增”战略的产业引擎。
按照成都市的相关规划,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将重点发展以国际商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商业副中心,以发展知识经济、展贸市场、总部经济、商会经济为重点,力求在商贸总部、电子商务、物流会展、财经资讯等领域力求突破,引领成都乃至中西部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
进入新时期,北部新城商贸综合功能区迎来“北改”机遇,责无旁贷成为“北改”龙头工程主战场的扛鼎者之一。
提速,再提速!北欧知识城、成都国际物联港等8个项目正加快建设,已完成投资31.7亿元,其中物联港·成都国际五金机电城、北欧国际管理学院、申蓉汽车商务服务园、成都海宁皮革城等项目都将在2012年建成投运。
事实上,在北部新城商贸综合功能区,已经初步形成以物联港国际五金机电城、成都海宁皮革城、西部电子电器交易中心等项目为代表的高端展贸型市场示范区,以北欧国际管理学院、第三代创智产业商务区等项目为代表的高端知识商贸经济实践区,以西南婺商商会总部大厦、浙商财富中心、浙江乐清企业总部基地等项目为代表的高端商会总部经济集聚区。
时代要求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必须具备引领未来发展、带动更大区域发展的功能——以“高端低碳、集约高效”为取向,借势成渝经济区、成都经济圈建设,对接天府新区产业发展,全力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产业体系,全面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夯实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主体区的产业支撑。
厚积薄发
“统筹城乡”的试验田
万石路北延线A段、繁昇路、荣柳路等11条道路已初步形成通车能力,正在全速推进万石路B段、毗河大桥、北欧知识城知识大桥、诺贝尔商务生态公园、香河谷公园等道路桥梁及公园建设;
加快启动兴贸大道二期建设,积极争取适时启动轨道交通、功能区区间道路及公交站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提升功能区承载力;
按照“依托毗河、公园为珠、绿道为链、优质人居”的思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功能区内的自然河流水系和原始地形地貌;
……
在新都决策者看来,无论是“宜业”、“宜商”还是“宜居”,归根到底是要“宜人”。细读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的规划,无论是总体布局,还是形态规划,或是支撑体系,无不将业态、文态、形态、生态等“四态”融会贯通。
打好“组合拳”,产城一体是其典型的表现形式,而统筹城乡则将成为其发展的必然结果。
“以发展商贸产业为主的基础上,按照适度超前、配套到位、联动发展的原则,统筹规划、统一建设功能区基础设施、城市配套设施及生态打造,着力构建起产城一体的新格局。”
在毗河沿岸区域,建设城市低碳生态景观带,已规划一个上千亩的生态绿芯、500米宽的绿带、3条指状绿廊和数个主题公园。
在产城一体生态配套区内,同泰千叶郡基础配套、诺贝尔公园、湾上湾公园、茶文化主题公园、健康绿道等项目交相辉映,描绘出一幅山水田园美景图。
在高端商会总部经济集聚区,正形成以轨道交通为轴线的服务业聚集走廊,促进项目同步配套酒店、餐饮及金融服务等,并将建设大型城市综合体。
此外,商贸功能区将积极挖掘区域周边生态资源,有效结合区内斑竹园镇、马家镇等观光农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在产业发展中植入城市文化,使产业和城市更具个性,在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中保护生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
全域开放
“充分国际化”的先行区
纽约艺术节银奖、联合国奖等世界大奖获得者,日本国宝级插画大师秋山孝先生主题演讲 “城市发展与文化交流”;
来自荷兰的金融代表与成都本土金融高管共聚一堂,约定建立金融创新集群中心;
……
6月26日,主题为“世界梦想·新都起航”的“新都国际合作日”在北欧知识城举行,这是继2010年以来的第三个“新都国际合作日”。
“这一场盛会,是新都创新对外开放合作方式,全面接轨世界的又一里程碑!”立足北部新城商贸综合功能区,新都正在生动地演绎成都大力实施 “全域开放”、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战略。
两年来,以北欧国际管理学院及北欧知识城为平台,新都区先后举行了“中瑞经贸文化交流周”、“6·26永远的新都日”、“国际贸易拓展协会(IATTO)第37届年会”、“2012丹麦—成都水资源大会”等20多场对外交流活动,来自丹麦、瑞典、法国、德国、美国、韩国等10余国的驻华官员及超过百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在此留下足迹。
文化教育实现了深层次的合作。
就在刚刚过去的5月,携“西部地区首座世界级商学院”之誉,北欧国际管理学院正式开课国际博士课程,成为全球首座产学研一体化的第四代商学院,融科学、技术、研发、战略、营销于一体,将成为中欧深化合作、成都乃至中国与欧洲全面交流的国际平台。
新都区与国际友好城市的合作关系愈加紧密。6月26日,北欧国际管理学院院长言培文教授宣布,启动“北欧游学生选拔活动”,将选拔部分青少年,到瑞典利德雪平市德拉加迪高中进行交流学习,进一步加深新都与友好城市的教育文化交流。
高端知识商贸经济产业迈入纵深地带。
目前,创意立方国际广场已引入世界营销大师、4C营销创始人劳特朋教授工作室及哥本哈根商学院教授、卡尔森专家工作室和丹麦国家设计中心成都中心签约入驻;瑞典贸易委员会、瑞典利德雪平市政府商务代表处已签约入驻欧盟商务总部大厦,还将引进北欧乃至欧盟商业模式,形成国际贸易中心、企业总部创意经济、电子商务等知识产业聚集中心,最终建立全球领先的商务商贸中心。
领先竞飞的新都样本,正在书写“智创欧洲平台,助推国际新都”的新篇章。
□刘莉
新都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管委会供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佳【人物名片】卿浩洋,男,2000年4月生,成都新都区新新路小学学生,一个个子不高、身材瘦小的男孩,6年坚持用轮椅接送同学上学、放学。他用行动深刻诠释了“助人为乐”的真正含义。2012年,卿...
新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新都区这个家。